01
昨天去见了校外职业导师,和她聊了很多,收益匪浅。
我的这个导师,年纪不大,却有着丰富的经历。出国留学回来后就去支教,支教两年回来之后又开始从事公益教育,现在,她在做一个农村公益项目。
一个人在国外求学,个中艰辛自不必说。可是就这样,她也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埃及、北欧、英国、德国、都去跑了一圈,去非洲做志愿者。
她说:留学给她最大的感受是你见过了太多的不一样,才会在遇见差异的时候选择包容而非反对。
聊起了她支教的经历,支教是在城乡结合部,教的多小学生,这些学生多是留守儿童。
我因为曾经做课堂pre的时候刚好对这个地方进行过深入的分析,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些地方的教育水平,排在全国的末尾。这些孩子小学毕业能上初中的很少,初中升高中又是个位数,再升到大学的寥寥无几。
因为太震撼于这种情况,支教完回来她就投身教育事业,并立足于公益教育。
她说这些的时候,脸上呈现出深切的职业认同感,也有一种担忧: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很多人付出努力。
她的一个同学,回国之后选择了做教育。周围同学都去华尔街从事了金融服务,毕业一年还清了自己的学生贷款。他做了几年连学生贷款都没有还清,让他不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了怀疑。
给我举这些例子,是希望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设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会放弃这个工作。
在什么情况下会放弃写作呢?我想不出来。
有一瞬间,我在想这里面是否有她的影子。很快这个想法就被我否定:她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深切的认同感。
02
看见社会问题,不是抱怨,而是实实在在的解决,这真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我想起了柴静。柴静的家乡在山西临汾,山西呀,那可是煤老板大省。
她每年过节回家,看着少时上学路上的那条小河变成了黑河,发出腐烂的味道,她看见雪花像黑色的煤灰一样在天空中打着旋儿飞舞,看见癌症晚期寻求心理安慰的父老乡亲找她父亲开补药(她父亲是医生)...她做了几期这样的节目,也确实有了轻微的效果。
离开央视后,她用了几年的时间,利用自己积累的资源,自费百万资金,做了环境污染的宣传片,为了呼吁政府采取必要措施监,为了让普通大众了解环境污染。
尽管最后的结果是短片上线没多久就被删掉,但大众起码对环境污染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03
真的有很多人,跳出了自己,做着有更大意义的工作。
《朗读者》中有一期节目,让我印象深刻。耶鲁大学金融学毕业后的秦玥飞,在周围同学都投身华尔街金融业的时候,他回国一头扎根湖南农村基层。
从意气风发的二十几岁,到沉稳内敛的三十几岁。很难想象,他经历了什么。
初到农村的时候,他不被信任和接纳。因为所有人都相信他坚持不了的。他学着将印有嘻哈头像的T恤反穿,学着将洋气的跑鞋换成胶鞋,改变每天洗澡的习惯。他试着和村民一样。村里的老人健忘,他就穿着固定的衣服去探望老人。
做村官的几年里,秦玥飞拿着一千块的工资,攒下一万多块钱和几十张车票,自费四处奔波筹款。他帮助贺家村修好了水渠,给学校通上了网络,让崎岖的山路通上校车,还建造了温馨的庭院式敬老院。
他成立了黑土麦田公益,有了他的带领,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投身到扎根农村基层。
用董卿的话说:他们让人看到希望。
这世界有许多人,都在默默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问钱多钱少,只为忠于自己的内心。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