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老师最近出了一本新书《跃迁》,他在得到APP上有个专栏《超级个体》,我是他的订阅用户,这本书很多思想来源于专栏文章。专栏更新快一年了,如果按照《超级个体》的定义,跟学一年了,我整个人应该会有质的变化,但是好像没有,我并没有变成那个超级个体。也许,可以用时间这个理由作为借口,可以讲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根据每个人的个性会有所差异。
当我拿到《跃迁》这本书,而且只字不差地看完这本书,又再次在万维钢老师的得到订阅专栏《精英日课》读到他为这本书写的推荐序言《鸟类学家想告诉鸟类的话》时,发现高手的洞见真是不一般。一个鸟类学家和鸟类,形象的把作者和读者带入。从逻辑上讲,鸟想要飞并不一定需要鸟类学家的帮忙,但是不是鸟类学家就没必要研究鸟这个物种呢?这就是万老师这篇文章的精髓,用高手的思维教我们怎么读者本书,用好书中的方法论,最后让我们能飞得更好。他给出了三个意见:
“模仿”和“创造”
“方法”和“事业”
“全面”和“一点”
有人看到一个新方法,就想既然有人这么干成功了,就照葫芦画瓢,并没有考虑是不是真的把方法学到家了。跟着做只是学了把式,可能并没有学到精神。真正的学是去思考:这个方法、理论还可以用到什么地方?如果把新方法用到不同地方解决了问题,就是一个创造、创新。这个办法记得在李笑来老师的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里也有类似的说法,他讲到写作时如何收集素材,素材的原文提供了一个用处,在收集的时候一定要在说明里多写一句话,这个还可以用在说明地方?其实我们看很多文章,你会有这个好像在哪儿听过或者见过的感觉,可能这时你看到的东西就是你脑子里的那个意识记忆东西的变种而已。创造能让我们对方法理解的更深,进而可能产生新的思想。
理解方法和事业这对词,要先知道成功的公式:
成绩=事业乘以方法
要特别注意中间的符号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也就意味着光有方法没有事业,或者光有事业而不钻研方法,都会在取得好成绩上打折扣。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会卡在有一份事业上,会更加注重方法的打磨,殊不知习得的那些方法如果用在当下的工作上使不上多少力,这是提醒我们先建立一份事业,光有读书、总结方法这个勤奋是不够的,跳出低水平勤奋。感觉在事业上没有太多进步的人,就要意识到可能是方法需要改进了。
“全面”和“一点”我的理解是不要整天想着憋大招,要能做到边学边用,先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去思考,改进用的方法,提炼用的思想,创建自己的洞见。可能你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不是拼谁知道的多,而是看谁思考的深入,谁会用。这个世界是一个大的反馈系统,无论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我们要善于从“用一点“中捕捉到反馈,然后去改进。这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再次读完万老师的这篇推荐序言,对照三点意见,我觉得我没有把他的方法学到。我自己对读这本书,就是一个幻想,只是站在了很小的地方去读这本书,觉得在这个小地方读书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比别人多就是厉害的表现。
读书给人一面镜子,好书更是一面高清镜,能把一个人照的明晃晃的,你会很容易看到自己与高手的差距。得到的几位作者都陆续出了新书,万维钢老师的《高手: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古典老师的《跃迁》,三本书都是高手讲成为高手的方法论,我个人觉得,在读书的时候,如果能把三本书一起读,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在某些看法上,你会从三个方面得到三种不同的视角解读,这个比你把整本书都背下来有用多了。
既然有鸟类学家在研究各种飞的方法,我觉得我们应该学做一只飞的更高的鸟,也许还要做一只会进化的鸟,在飞的过程中,进化成另一种生物。
转述自得到万维钢老师专栏《精英日课》第二季006课《鸟类学家想告诉鸟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