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2.27
进度:18/21
阅读者:微笑向暖
阅读书籍:《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阅读章节:第4章 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更强壮
【R摘抄】
对一个人具有反脆弱性的东西,对其他人而言则是脆弱性的
我们何时引入了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的理念失败是为了他人的成功
终有一天,你会收到感谢信
1. 反脆弱性的层级
>> 某些人的反脆弱性需要牺牲他人的利益来换取。
>> 一个系统中,为了其他单元或者整体的利益,往往有必要牺牲某些单元—脆弱的单元或者人。
>>由于存在多个层级和层次,反脆弱性就变得更复杂,也更有趣了。天然有机体都不会是单独存在的终极单元;它总是由子单元组成的,而它本身也可能是更大集合体的子单元。这些子单元可能会相互竞争。
2. 进化和不可预测性
自私的基因,牺牲掉小部分的损伤,(或者说主动造成某一小部分的损伤,然后遗弃掉,并改进其他部分)而获得整体更大的利益。
>> 进化最有趣的一面是,它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它喜欢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个体生物则相对脆弱,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的适应力。
>> 进化得益于两种随机性:突变的随机性和环境的随机性——这两种随机性均通过类似的方式,导致幸存的下一代的特征发生变化。
>> 但要注意,进化与随机性一样,也以一定程度为限。如果一场灾难毁灭了整个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那么,最适合生存的生物也无法生存。同样的,如果随机性突变的发生频率过高,那么最适合生存的基因也可能无法延续,反而可能因一个新的突变而逆转:正如我不断重复的,自然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反脆弱性的,但这一范围的临界点非常高——相当于无数次的冲击。
3.有机体即群体,群体即有机体
>> 这种层级是如何运作的呢?一棵树有许多分枝,这些分枝看上去就像小树;而大树枝又有很多较小的分枝,看上去像更小的树。这就是所谓“分形自相似”的体现。
>> 有些物种的强化机制来自于牺牲其他物种,有机体的强化又需以某些细胞的死亡为代价,以此类推,无论最顶层还是最底层的层级,无不遵循这一规律。
4. 错误,谢谢你
>> 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
>> 对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来说,错误带来的损伤应该小于收益。
>> 谈论的是局部而非整体的错误,是微小的而非严重的和毁灭性的错误。
>> 这有助于我们将好的和坏的系统区分开来。
>> 坏系统:容易蔓延或传染的错误。
5.为何整体厌恶个体
>> 要让经济具有反脆弱性,并经历所谓的进化,每个独立的企业都有必要是脆弱的,面临着崩溃的风险进化需要有机体(或它们的基因)死亡,并被其他有机体取代,以实现整体改善,或淘汰适应力不如其他有机体的生物。
>> 较高层级事物的反脆弱性有赖于较低层级事物的脆弱性,或者较低层级事物的牺牲。
>> 人们很难认识到,真正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没有一家公司的倒闭会连累其他公司,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正是为了维护整个系统的稳健。
6. 我和我们
>> 为了本集团的利益而牺牲的理念支撑着英雄主义:它使部落受益,但对于在战争中死亡的个人则是损失。
>> 我们认为人类的利益高于自然的利益;为了保护个体,我们可以容忍一些系统的低效和脆弱,殊不知,让大自然牺牲太多最终很可能伤及我们自己。
【I 感悟】
1.即使有一个物种因某种极端事件完全灭绝,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它是整个游戏的一部分。这仍然是进化的作用,因为存活的物种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它们从消失的恐龙手里接管了这个世界—进化不是服务于一个物种,而是服务于整个自然。
——刚开始读就想着恐龙的灭亡算什么,这里说不算什么,原来恐龙独霸世界太寂寞,所以进化为换个热闹的大林子,装入多种物种
2. 脆弱性、错误和反脆弱性之间的关系。当你脆弱的时候,你往往倾向于墨守成规,尽量减少变化—因为变化往往弊大于利。这就是为什么脆弱的事物需要明确的预测方法,反过来说,预测体系带来的只能是脆弱性。如果你想做出改变,并且不关心未来结果的多种可能性,认为大多数结果都会对你有利,那么你就具有反脆弱性。另外,如果能够理性地进行试错,将错误当作一种信息源,那么,试错过程中出现的随机要素其实并没有那么随机。如果每次试错都能让你了解到什么是行不通的,渐渐地,你就接近有效的解决方案了—这样,每一次努力都变得更有价值,更像是一笔支出而非一个错误。当然,在此过程中你将不断地有所发现。
悟:
1.脆弱:就是你认为弊大于利,所以选择按兵不动,墨守成规。这本身就是风险中的损失。
2.反脆弱:你打破自己的害怕,思考利大于弊,且“理性”去试一试。个人认为这里的理性就是你对会出现错误的分析预估,让曾经害怕的迷雾般的弊端变撑几条清晰的预测,这时候随机性便不再随机。并且你应该也预测到了会带来的利益。正所谓“不成功,便成仁!”你就算失败了也会有更高层次的获得!——风险中小损失后的大获益。
3.错误:脆弱带来的损失!试错则是脆弱过渡到反脆弱的桥梁!前提是理性试错!
3.他人的损失会给我们在某个系统中带来间接的经验教训,如被那位女同学抛弃的几任丈夫,让我们认识她的本质;我们的错误会在别人原谅我们或者处理事情的方式态度上,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他们某些优点。所以人际交往是一个系统,我们会从自己或者他人的错误中甚至损失里获得有利信息!
4.本章应注意的重点
>>对具有反脆弱性的事物来说,错误带来的损伤应该小于收益。
>> 谈论的是局部而非整体的错误,是微小的而非严重的和毁灭性的错误。
【A行动】
1.允许并接受自己犯错,因为错误带来的损失(脆弱)是进步(反脆弱)必经之路。
2.敢于试错,但要理性试错;一切都要有度!
3.要学会在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错误才是有价值的。
【Q金句】
1.杀死我的东西却让其他人强壮
2.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
3.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
4.“杀不死我的,并未使我变得更坚强,但它让我幸存下来,因为我比别人更强壮;由于它杀死了别人,也就是消灭了弱者,我们种群的当前平均素质变强了”。
>>让大自然牺牲太多最终很可能伤及我们自己。
>> “应和节拍悸动的人群”
>> “大众的忘恩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