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为响应上海市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上海电力大学时习社实践队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公司的物业方上海陆家嘴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开展“双色分类垃圾桶进办公楼”的活动。
A座办公楼共有30余家单位,包括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公司、新闻媒体中心等。作为此次主会场,开展了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入驻公司的负责人学习垃圾分类正确的投掷要求,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推进办公室垃圾桶减量化行动,从人手一个大桶到一个办公室一个分类桶。
B座办公楼共有60余家单位,包括海关中心、司法中心、机器人公司等。作为此次分会场,实践队队员有序发放新型分类垃圾桶,同时附上上海市垃圾分类指南手册,并就垃圾分类问题为入驻单位工作人员答疑解惑。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7月1日上海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为积极响应《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同年6月国家会展中心已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首年将投入约300万元,配置了2000余个240升的分类垃圾桶、新增12辆纯电动生活垃圾分类驳运车之外,还组建了共约30人的驳运团队分类运输对应垃圾,还针对国家会展中心区域内所有商办租户、服务商人员开展了多次全覆盖的培训,对所有展会主办单位印发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并要求其发送到所有展客商人员。
此次为办公楼发放的干湿垃圾分类桶,与普通垃圾桶不同,这种脚踩式垃圾桶一盖两桶,根据办公室垃圾特点,设置的黑桶和棕桶分别对应投放干垃圾和湿垃圾。每桶容量为15L左右,独立投放,方便倾倒。
改变习惯并非易事,除了配备分类垃圾桶提升硬件设施,上海电力大学时习社与国家会展中心工作人员一起现场分类引导、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举办垃圾分类知识比拼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让办公楼里原先“每人桌边都有一个纸篓,什么垃圾都直接往里头扔。”的现象,变成每个人都多走几步路把垃圾扔到办公室内集中放置的分类垃圾桶内并自觉分类。这一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实际上是大家齐心协力把垃圾分类工作从源头做好了。
本次活动意在唤起入驻国家会展中心的商户和企业垃圾分类的意识,激发每个人对落实垃圾分类的责任担当。 参与此次活动的孙女士说:“垃圾分类是逐步推行的国策,不仅上海非常重视,我们在国家会展中心里面办公就更要重视,国展中心作为进博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我们垃圾分类做好了,国家形象才会更好。”
活动结束,实践队队队员们还表示活动非常有意义,垃圾分类工作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如果有机会,希望还可以直接参与到国家会展中心的活动中来,为垃圾分类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