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记载:刘邦称帝那年,为父亲庆祝生日。在寿宴上对父亲道:“你以前说我是无赖,不能治产业,比不上二哥。那现这个天下都是我的产业,我和二哥到底谁的产业比较多呢?”原来刘邦年少时十分我行我素,不爱劳动,更没有可以依赖的产业。刘邦的父亲看到儿子这样十分焦急痛心,一时气愤便责骂刘邦是无赖,还说他比不上他二哥。那么,刘邦真的是一个无赖吗?他最终又是如何成为汉朝开国皇帝呢?
1、无业游民到泗水亭长
自古帝王出生都天降异象,尤其是开国之君,刘邦也不例外。据史记记载: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难道这是天命所归?
刘邦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家中有四个兄弟姐妹,但他整天游手好闲,却不愿意读书,喜欢和当地地痞无赖混在一起,家里的农活也从不参与。他结交的江湖兄弟也多是穷鬼,经常靠赊账来满足花销。这种行为让他的家人很是头疼,父亲还常说他是无赖。
《史记》对刘邦赊账就有记载:“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意思是是说刘邦经常去王媪和武负两家酒馆喝酒吃饭,然后装醉不给钱,只是给店家打个赊条,言称年底结账。可是每次到了年底后,刘邦也是没钱结账,最后两位店家只好把账销了。
《史记》记载刘邦喝醉时,店家道:“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这个传说是酒家老板在刘邦喝醉后,在他身上看见了盘旋的龙,店家才把账单销毁了,这说得像是给刘邦打广告一样。刘邦当时可是有名的流氓头子,其实是怕刘邦变本加厉找他们麻烦,做生意就是讨个安稳,没有人愿意去招惹他。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朝统一后在全国强推郡县制,郡县制需要大量的吏员,刘邦趁这个机会,靠自己在县城的名声拿下沛县泗水亭亭长的职位,此时的刘邦即将进入四十不惑的年纪。
古代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三四十岁的年龄才成就事业,不是怀才不遇,就是多年榜上无名。虽然这种官吏算不上多大的品,看起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作为。但对刘邦来说,他还是幸运的,终于有了一个正式的工作,放到现在那是妥妥的铁饭碗。
秦朝末年,政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老百姓的负担很重。刘邦接到任务押送劳役前往都城,但由于路途遥远延误了期限,按秦律是要斩首。于是,刘邦做出了一个让人惊叹的决定,带领这帮人躲进了芒砀山。
2、加入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百姓遭受残暴统治,反抗情绪愈加高涨。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代表性口号。之前被秦灭亡的六国也开始站起来反对残暴的秦王朝,而此时,刘邦也开始加入起义之路,萧何把他和队伍接到沛县,自称为沛公。
刘邦在48岁才开始走上一条造反之路,他没想到的是最终当上了皇帝。在秦朝统治下,他在积累了一定的声望和筹码后,抓住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机会,加入了反秦联军,成为了一名反抗者。
然而,随着天下纷争的变化,等到陈胜吴广起义被章邯给剿灭以后,反秦联军也开始四分五裂,复国行动成为了贵族们的游戏。刘邦的前途似乎陷入了僵局,农民起义中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还好他的运气不错,得到了项羽的认可,成为了反秦联军的一员。
公元前208年,楚国大将项梁在与秦将章邯交战时战死。赵国君臣也被秦将包围在巨鹿(即今河北邢台),赵国向楚国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楚怀王阵营兵分两路,宋义、项羽和范增的军队北上救援,另外一路以刘邦为主攻进关中,楚怀王许诺谁先攻进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项羽北上救赵和秦军交战时,刘邦已率先带兵攻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献上传国玉玺,灭秦之后在关中称王,并向关中父老乡亲约法三章,收获了关中百姓的民心。
在破关进入函谷关后,项羽对率先入关称王的刘邦很是不满,毕竟自己才是反秦的主力,而刘邦只是诱敌小分队。于是决定与刘邦决裂,设鸿门宴,计杀刘邦。
鸿门宴上,刘邦表明:我和将军齐心协力,自己无意做关中王……刘邦的话使项羽改变了消灭刘邦的初衷。但范增仍不相信刘邦,主张趁机杀死他以除后患。所以在宴饮之时,再三示意项羽下手,但项羽却然不应。
范增无奈,只好令项庄在席前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而此时与刘邦定为亲家的项伯为保护刘邦也加入舞剑,最终刘邦成功逃脱。
3、楚汉之争
项羽凭借灭秦大功分封天下,自称西楚霸王,另一主角刘邦被封为汉王,刘邦因不满被封在偏远的汉中巴蜀之地,与项羽进行了四年争夺统治权的战争。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刘邦发动五路大军,共同合围项羽。在汉军的包围下,项羽的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
夜晚,汉军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汉军到底占领了楚地吗?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最终谁能笑到最后呢?
项羽逃脱汉军追击,只剩几十个骑兵,到了乌江边上。亭长请项羽渡江,但项羽拒绝,认为上天要亡他,就算江东人拥他为王,他也无颜见他们。汉军追上来,项羽一人杀死几百人,但他也负伤十多处。最终,项羽自杀身亡。
刘邦和项羽在战争中你来我往,势均力敌。早在楚汉争霸之前,公元前203年,项羽和刘邦签订了以鸿沟为界限划分范围,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销毁合约,背叛了项羽,最终项羽自杀结束了这场战争。
公元前202年,刘邦55岁当上皇帝,登基大典山东定陶汜水举行,定国号为汉,史称汉高祖,后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刘邦在位期间,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安定了社会经济,为汉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基础。但是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边境匈奴的侵略和威胁,汉朝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这才跟匈奴关系暂时缓和下来。
刘邦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的豁达大度,更得益于他善于听取建议。他召集天下贤良之人为自己所用。最后,由于刘邦是生长于市井的皇帝,所以更能了解民心,笼络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