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跟我有二十多年没有联系了,最近的几次见面,都是因为奶奶。
一次是奶奶病危,我们加了好友,他跟我说,表弟的事不要多说,以免老人伤心,他的细心打动了我,似乎勾起二十多年前两小无猜的情意。
第二次是奶奶去世,我礼节性打招呼,他跑前跑后忙乎,却总觉得多了套路,少了真味,我自己难免调理自己半天去适应这一切。
第三次是奶奶三周年,依然是前后忙乎,只有他看起来听从老爹吩咐,却在听从时多了很多迁就,那一次家庭的间隙泾渭分明,看着亲人们走到这一步,我心里也是百般不是滋味,只想赶紧逃离。
加了微信,却依然杳无音信,可能说的就是这种亲戚吧,不尴不尬的放在那里,只有过年过节礼貌性的拜那么一下。
去年妈妈住院,病床紧张,我身在外地干着急,难免绞尽脑汁琢磨谁能出个手相帮,想起来表哥桃李满天下,大姑做手术时他的学生照应很是周到,就试探性打电话,没想到打了好几个,却是一直无人应答。
早就听说表哥把孩子送出国外上学,我们也会议论,去泰国学什么呢?表哥眼光远,财力还是很雄厚啊。没想到上学的第二年,表哥居然开始找我借钱了。
看他微信里跟我说,哥求你一件事,我心里一哆嗦,正想什么事呢,没太出意料,微信里他口气能简就简,说孩子交学费在凑钱。我就想象出他局促的样子,不由得心里难过,谁那么容易跟人张口呢?
因为有了一份疼惜,在同事帮我分析说,你总要帮一把吧,我几乎就确定了要克服困难出手。但是想到自己也是囊中羞涩,为什么觉得要帮呢?情分显然不够,我父母可能对他还多有芥蒂,那我是为什么呢?为大局着想,希望我的慷慨打破过去的僵局,我的付出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吗?
彦蕊说,不要听别人的,你要跟着自己的心走。我的心在哪里呢?我觉得看不到自己的心。
我急于讨老公主意,可是上班时间打电话过去,他一张嘴就是正忙,把我的话挡住了。回到家,我把原委简单说了一下,他也是说,不借好像不合适。不然就友情救助一下,钱就别打算拿回来了。他建议我还是跟父母说一声。
跟父母打电话对于我是最纠结的,按照同事的意见,即便父母反对,我能够一直以他们的意见为准吗?我以前采取的办法是不通报自作主张,按照《中毒的爱》的说法,这也是一种放不下的抗拒。这一次,我决定鼓起勇气说出来。
老爹态度很明确,不要借,说表哥这是无底洞,不考量自己的能力却要把负担转嫁给别人,爹又说,即便你出于人情考虑少借一点他也不会感恩,因为未被满足。果真如此吗?我感觉老爹的话没有压迫,我是真的听进去了,但是他对表哥的判断有没有偏颇呢?
我体会到自己想要借钱也是有虚荣心,别人开口了,实在很难说出拒绝的话。如果排除这个因素,我想借的比例更大,还是不想借的比例大呢?
想到这里,我下决心拿起电话。听着电话里表哥的声音,有些许尴尬,说你在微信说就好,不用打电话(为啥呢),他说,没事,你不方便就算了。我是体会到自己的一丝轻松的,虽然放下电话又升起了更多的愧疚感。
我的愧疚到底为什么呢?我感觉到最大的愧疚就是,我自己没有那么大方,而我是希望自己很大方,很慷慨,不计较的,事实上我做不到。
那天听雷燕的课程,她说金钱就是一种能量,一种能力。如果觉得自己不配得,那就即便自己拥有了金钱,也会把它给了别人,想想我这些年不就一直在做这样的事吗?那么,量力而行,不被道德绑架,我可以做到吗?
这次借钱事件让我看到自己对于金钱的怯懦,跟朋友聊起这件事,我发现说到钱,我连交流的勇气都没有。在资产雄厚的朋友面前,我心里得有多么自卑!这说明我不是超脱,而是太过于在意,在意却遮遮掩掩,感觉自己活得好累。
妞妞对于借钱事件态度很明确,她说,不借!我说,为什么呢?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出手相帮你知道多么珍贵吗?你看我们买房,都是你姑在支持,不然怎么可能住上新房?妞一听立马说,那就借,我出五千,跟她比,我的纠结真的有点微不足道了,要怎样变怎样,为何在钱的事情上总是这么扭扭捏捏呢?
表哥又发微信,妹,能不能支援一万?妹,你可别忘了我的事……随着事情的进展,随着表哥态度的转变,我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一切事情都是资源,让我看到自己,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