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7日 星期一 阴
早上在公园运动完后拉伸,之后,翻看手机,发现工作群居然有几十条信息没有查阅。
我当班主任的时间太长,唯恐学校有任务要布置,连忙打开。原来,是今天要回学校做核酸检测义工的信息。
还是像上次一样,把全校老师分成四批次,一批到学校所在地的社群服务中心,另一批就在学校。学校是这次新增的监测点。时间安排也有变化,第一批从上午11点开始工作到下午5点,第二批从下午5点工作到晚上10点半。
我被安排在第二批,下午5点到10点半。
在自己学校,熟悉的环境,应该会好很多吧。我想。
下午4点半,我从家里出发,5点前到了学校。
校门口,廖无几人,我怀疑,前来检测的群众人数比较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不用服务到10点半就可以撤离。
进到学校里面才发现去,情况和我想的不一样。里面排着队等着监测的人可不少,队列只有一条,取咽拭因子的医生也只有一个。
原来,监测点安置在长廊尽头将军铜像前面的小广场,群众排的队和我们平时学生的队列方向完全相反,近100米长的长廊,从校门口看过去,太幽深,根本没办法判断队伍有多长,人数有多少。
“危老师,来啦!快过来,去领一份装备。”皮特主任拿着点名簿,动了一下笔,应该是在我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到了”的符号。
我拿了服装,手套,面罩,披挂上阵。
浅蓝色的服装披在衣服外面,打一个结,手套套上,面罩戴上。
我的岗位从原来安排的在长廊维持秩序,变成了到校门口帮助老年人扫码登记。
我按照要求就位。
进来的老年人不少,可几乎都有年轻人陪伴。只有一两个需要帮助的,也没轮上我帮忙,在我旁边站着的琼老师年轻,眼光犀利,手脚麻利,一听到入口处值岗的老师叫:“琼,来帮忙!”她马上就蹦蹦跳跳地过去了:“好嘞,来了。”
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没有发现,灯是什么时候亮起来的。
随着天色渐暗,气温也越来越低,好几个老师叫冷:“幸好有这件装备挡一挡风,要不然,我真会冻病。”
幸好,我穿了羽绒。站在校门里面那个风口处,一直也没觉得冷。
前后只隔了两天,就做了两次义工,老师们都不自觉地谈起两次做义工的不同感觉。
在自己学校:自在,像个主人,不管想站,还是想坐着,都可以大大方方的。社区照顾还很周到,有装备,安全;有供餐,不挨饿。
在老干中心:没有装备,没有供餐。老师们到早上9点半才吃上早餐,还是校长亲自送过去的。坐着,被叫起来:“这些凳子要给群众坐。”实际上,那些凳子有90%一直空着。群众很少时闲聊两句,被投诉:“你们的老师怎么不干活?”“你们老师现在不是放假了吗?没事干,不来做义工,干什么呢?”有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老师说:“我也是老人,眼花得厉害,换一个年轻老师过去,我来叫。”对方质问:“旁边这个不就很年轻吗?”老师回应:“她虽然看起来年轻,也40多岁了,眼也花了。”虽然叫了一个年轻老师过来帮忙,结果,还是很不开心。
两相对比,老师们觉得在自己学校做义工真是太好了!
“20号还要来一次。”校长说。
“还是在我们学校吗?”老师们最关心这个。
校长不敢确定:“应该是。我们这个点是新开的。”
来学校检测的启雨居然认出了我,拉着爸爸的手,停在我面前叫我:“危老师。”
我拉下面罩,很惊奇地问:“哎呀,我穿成这样你都能认识我?”
启雨笑了笑。
“危老师,刚才我看见莉莎来了,和她妈妈一起,在长廊排队呢。”厉主任高兴地告诉我。
“真的吗?我没看见她。”我向长廊张望,当然看不见,“她们经常说要来看我们,现在来到了,又没看见。”
莉莎是我去年教的一个学生,外籍人士,妈妈是本地人,因为皮肤和我们不大一样,学业等等都很优秀,全校闻名。
晚上,梁一和妈妈一起过来了:“哎呀,危老师,没想到会看见你。”她兴奋得脸都红了,在我们面前蹦蹦跳跳,又被冻得缩起了肩膀。
“危老师,你看,他们一直说要来看你们,要来看你们,每次都错过了。13号那天最好的,可是他们早就商量好了那天出去玩。”梁一妈妈说。
我问:“是我们原来那班人嘛?”
“不是,是现在的初中同学。”
我扫视到梁一居然穿着一条睡裤就出来了,指了指她的腿,笑她:“你穿睡裤!”
“危老师,这你都发现啦!”她不好意思起来,双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扭了扭肩膀。
“衣服和我们的校服一样哦。”我看见她的上身套了一件校服。
“是啊。”
“只要换一个logo,就可以穿回以前的校服了。”
“我妈妈也这样说。”她笑眯眯的。
我站了起来:“看看,长高了没。”
“不知道呢。”
我用手在她头顶上比划比划:“长高了,有我高了。”
“嗯。”
不一会儿,梁一妈妈带着她回去了。
这次做义工,没有留下什么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