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浴室内,一个瘦瘦的约摸三四岁的小屁孩,不知所措地站在身材壮硕的妈妈面前,女人表情严肃:“说,为什么妈妈会生气?”
小屁孩捏着衣角,低下头,小声说:“不知道。”
女人的声调高了八度,厉声再问:“你好好想想,妈妈为什么在生气?”
小屁孩显然胆怯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仰起头,指着圆嘟嘟的脸上两个小红包,说:“妈妈,蚊子也喜欢我。”
我窃笑,好聪明的孩子!潜台词是否在提醒妈妈,蚊子喜欢我,何况妈妈呢?做了错事,妈妈会原谅我的。
果然,妈妈的语气缓和起来。我急着上团课,也就未再听到母子的对话。
只是,暗暗赞叹:小小年纪,便懂得转移话题,巧妙化解危机,让自己“转危为安”,了不得!
反思,成人世界里,针尖对麦芒,无故延伸话题,由此及彼,打嘴仗,导致语言暴力,甚至刑事案件的,不在少数。
我们是否从这个小屁孩身上学点什么?
瘦弱的男孩在庞大的妈妈面前,属于弱势群体,反抗无力,只能示弱来博得同情,暂时缓解困境。
成年人,适当地示弱,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