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下《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Jared Diamond奇特的学习成长经历,看看是否对大家培养跨学科思维有启发。
Jared Diamond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教授、作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枪炮、病菌与钢铁》获得1998年美国普利策奖,此外还获得相当多的其他奖项。
芒格的「普世智慧」理论,强调人如果要提升认知能力,需要建立多学科思维体系。在《穷查理宝典》中论述「专业人士需要更多的跨学科技能」时,芒格举的一个例子就是Jared Diamond。书中对Diamond的评价是「典型的例外,一位掌握跨学科知识的教授」,「出色地综合了许多学科的伟大模型」。这里所谓的“例外”,是说相比于大多数大学研究人员只了解一个领域、Jared Diamond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和思维体系。查理·芒格没少抨击现代大学跨学科交流太少。
Jared Diamond,1937年出生在美东波士顿。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和音乐训练。
我的母亲是一名钢琴家、语言学家,还是一名教师。在她的教育和帮助下,我从3岁开始识字,从6岁开始学习弹钢琴,从10岁开始学习英语语法和散文创作,还在11岁学习拉丁语,在16岁学习德语。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有人问我长大后想做什么,我都脱口而出:“我想成为一名像我爸爸那样的医生”。
后来Diamond到哈佛读本科。原计划是读完本科,去念医学院,当医生。但本科四年,凭兴趣学习了各种与医学无关的课程(俄语、作曲、口传史诗、天文学等)以后,他个人目标产生了变化。
直到我在哈佛四年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年,我才意识到我不想行医,我真正想从事的是科学。
于是Diamond去剑桥读生物医学相关的博士,主要研究胆囊。转专业,但以前学的医学知识多少还能用得上。
在剑桥大学,我有很多闲暇时间作为钢琴演奏者和其他音乐家演奏室内乐,在大学合唱团演唱,自学管风琴,开启我演奏伟大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所有管风琴作品的逐梦之路。
但是这个过程中,Jared Diamond的兴趣又发生了变化。
我逐渐发现我被寄予了将余生奉献给胆囊研究事业的期望,不安的感觉与日俱增。因为在此之前我把我大段的人生用在了更广泛的兴趣上,包括钢琴、语言、历史、鸟类,所以把余生用来研究胆囊让我感到太受限制和束缚。因此,1963年,我与一位同我一样爱好探险和观鸟的大学同学一起,策划了一场前往秘鲁这个南美国家的旅行,去攀登安第斯山脉的高山,观察亚马逊盆地的鸟类。第二年,我和我的朋友又组织了一次旅行,去澳大利亚以北的热带大岛新几内亚岛研究鸟类。
1964年那场首次踏足新几内亚岛的旅行对我的人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我对新几内亚岛上鸟类的研究发展成为我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方面的第二职业,这比我对胆囊的研究更让我在科学界为人所知。 ... 随着第二职业的起步,我开始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生理学和鸟类学)撰写学术研究论文。但我所有的论文都是学术性的,只有科学家能读懂。
(我有时候想,读完本科换方向读博、博士读到一半又给自己加戏、增加一个新研究方向的孩子,在中国大概率会被当成坏孩子吧。在美国也不多见。之所以Jared Diamond能得到包容,可能跟他在自己经历过的每段研究和学习过程中,都有不错的产出,有一定关系。也就是说不是因为学不下去了换方向,而是因为确实对其他领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所以主动换了方向。实际上,他求学经历中对各个学科的学习,对他后来的思考和写作都有不小的帮助)
后来,除了做研究、写paper,Diamond对面向大众写科普文档、传播自己对人类发展的思考和想法,产生了兴趣。
我从母亲那里以及从英语和其他语言的文学中学到的向广大读者传达想法的技巧。于是,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为杂志撰写面向大众的短文,讨论人类的经验,内容与胆囊和鸟类都不相关。
这些写作,逐渐帮Jared Diamond积累了一定影响力。因此后来他才获得了机会去写书。「20世纪80年代发生了两件事,让我从撰写面向大众的杂志短文转而撰写面向大众的书」(此时Jared Diamond 大约43岁)。
(麦克阿瑟基金会)已经决定给我一份为期5年的奖金,资助我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 ...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我们给你5年既有自由又有报酬的时间,希望你好好利用这一自由,做点重要的事情。你的人生到目前而言,都在撰写关于胆囊和新几内亚鸟类的学术论文,没能发挥出你的潜能!”」
第二个事件是我和玛丽的双胞胎儿子马克思和乔舒亚在1987年出生。 ... 我想为孩子们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因此需要开始把世界上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呈现给大众,而不是只为胆囊专家和新几内亚岛鸟类专家写作。 ... 这两个事件让我决定开始撰写面向大众的书籍」
然后Diamond就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很多本有思考深度又畅销的著作。「就这样,我踏上了写作之路。四年后,我出版了第一本面向大众的书,到现在一共初版了8本。我很荣幸这8本书都被翻译成了中文。」 他的作品,包括《第三种黑猩猩》、《枪炮、病菌和钢铁》、《崩溃》、《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剧变》,等。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不同、知识储备结构也不同,因此没有一条固定路线适合所有人。但持续依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去丰富自己的知识架构、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是每个主动思考的朋友都有机会做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