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者不彰显德名,因此有德;下德者张扬德名以示不失德,因此无德。上德者不固执于某一德名道貌而去作为;下德者却总是以德名道貌去多作多为。出之于仁爱之心的作为是不恃德名的;出之于道义责任感的作为则以显摆德名为凭恃;出于礼仪的作为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答,人们就振臂拖拽,强行履行。
所以,离开了道才会去考量用来表示道的程度的德,德位的沉浮才凸显出仁爱之心,仁爱之心的疏失才去激发社会的道义责任感,道义责任感的消退才又去修订各种礼仪。
礼仪是因以忠诚、信用为其主要内涵的道义感召力日趋淡薄时的产物,由此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各种现行的社会认知和见解,不过是此前行道的衍展铺张,用它来踏上新途,那是愚蠢的开始!因此,放浪形骸的大丈夫,只向日趋敦厚的方向不断进取,绝不受处于浅薄未端的礼仪的拘束;去求其之所以然的核心真髓,绝不受一时的衍展铺张的羁绊。
所以要有所取舍。
本章是《老子》下篇的第一章,《老子》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主要讲“道”,下篇《德经》,主要讲用来衡量道的程度的“德”,上下两篇合起来就是《道德经》。
儒家说: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后立言,德,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是众多士大夫们终生奋斗的目标,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品德、品格,或是人品。
老子认为,有德行的人,不会去过份地彰显它,因为鼓吹自己的德,本向就是失德的表现,这一点很好理解,一个人如果经常对人说自己人品如何好,反倒会使大家怀疑这个人的人品,因为人越是缺什么,就会越会去强调什么。
社会如果越混乱,就越需要严格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除非进行重大变革,否则根本就用不着严刑峻法,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哪里会经常有破获重大盗窃案新闻?又哪里会有老百姓因为拾金不昧而得到表彰的机会?
混乱才需要拔乱反正,才需要正本清源。
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要志有定向。立志做什么样的人,就最有可能成为什么要的人,如果想做一个不役于物的大丈夫,就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更不会受世俗礼仪的束缚,而活在别人的想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