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对人对事,没有一点耐心,这也嫌麻烦,那也嫌麻烦,这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
怕麻烦最是一个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把细小的事情做好,最需要的就是耐烦心。
曾国藩说“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耐烦不仅是做官之道,更是为人之道。麻烦大家都会遇到,但能忍耐麻烦却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
关于耐烦,《论语》里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之语,朱熹在《论语集注》中也曾言“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耐烦。
曾国藩说:“一‘耐’字极有意味。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撑过去。”
过日子,就是麻烦叠着麻烦。
因此,“耐烦”是人生中的必修课,处事耐烦,做人耐烦,工作耐烦,读书耐烦。
耐得住烦,方能迎来自身的历练与成长,收获内心的清静与安宁。
朱熹说:“大凡事只得耐烦做将去,才有烦心便不得。”
意思是,遇事必须得耐烦去做。害怕麻烦、逃避麻烦,这件事就注定做不成。
人人都会遇到麻烦。有些人遇到麻烦事就情绪失控,甚至暴跳如雷。有些人则耐得烦。
而耐烦的好处,就是浇灭心头的火气,让内心恢复从容平静。
从容平静可以产生智慧,遇事才能处变不惊,也才能安稳如山。
“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耐烦的人,能够观照掌控自己的杂念妄想,消融烦恼,保持温和平静。
古人云:每临大事有静气,稳住阵脚心不慌。要义就是“耐烦”。
遇到大事,危急时刻,怨天尤人不是办法,只有静下心来冷静思考、慎重处理才是根本之道。
不然的话,心急如焚,莽撞行事,只会使事态的发展更混乱,更控制不住局面。
面对不如意的事,要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镇定。干大事的人,要耐得烦,要冷静下来,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碰上难事急事,自己先把困难放到无限大,火急火燎,静不下心来思考,只会越来越乱,越来越烦,这样的人最终也干不成事儿。
不耐烦,干不得事。遇事要先沉心静气,不焦灼,不急躁,更不能像热锅上的蚂蚁,要耐得住烦,沉得住气。只有保持清醒的思考,才能想到应对之策,解决眼前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