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善用、扬长避短,这是我们很熟悉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学中还有一句话叫做:“没有不合适的人,只有不合适的位置”。
这就是说,我们都不会天生就是垃圾,我们的才华没有得到施展一定是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对。不管这个位置是别人赐予你的还是你自己挑的。
按理说,历史上最会用人的两位草根统帅,一位是刘邦一位是刘备。
刘邦自己曾经说过:“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也就是说,文武皆不行的刘邦之所以能够夺取天下,无非是因为他会用人。
刘备和刘邦差不多,自己没啥本事却能让一群有才华的人死心塌地的追随他。先是和武力数一数二的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来又放下身段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再加上后续的四弟赵子龙,马超、黄忠等一干猛将,刘备才得以与曹操、孙权鼎力而争天下,否则以他自己的实力实在难以在乱世中称王。
那么,现在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凭什么这些能臣武将都会甘心为某位看上去没什么本事的人效力呢?
其实,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志同道合
2.士为知己者死
前者就像是刘邦与张良,第一次见面就相见恨晚;就像是刘备的桃园三结义。
后者则像是一向傲慢的刘邦为了韩信拜将斋戒沐浴、搭起高台;就像是刘备亲自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
原本一介布衣的人突然遇到有人对自己如此礼遇有加,能够重用自己使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那么自然会对其死心塌地。
这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道理,你看得起我,我就为你卖命。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也说明了大批的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得不到重要的社会普遍现象,即使在今天也是一样。
所以,一旦这些被埋没的人才遇到了明主,哪有不奋力拼搏的道理?
正是如此,这些人才甘愿为那些本领不如自己的效犬马之力。
不过,刚才说了总结起来应该有三点,可是这里只说了两点,还有一点是什么?
3.用人之短
这一点原本很难想到,在正经的管理学中也不可能见到,只存在于街头智慧。
其实,它还有一个更为我们熟悉一点的叫法——驭人之术。
驭这个字本来就是说驱赶牲口、驾驶马车的意思,用在人才管理上自然不是什么名门正道了。
比如在电影《白银帝国》里,晋商老票号天成元的老东家康老爷教育他的三公子的时候就亲身示范了这一招术。
天成元有个一直很倚重的邱掌柜,可是因为私自放高利贷被康老爷亲自在众家票号面前对其进行了严惩——辞出用不雇用。
一辈子风光的大掌柜不得已回家种地。
此外,天成元北京票号的戴掌柜做事规矩又有能力,除了戴掌柜之外就数他家票号业绩最好。
可是后来票号的孙掌柜出事,康老爷带着三公子去找回了邱掌柜,并对其进行了一番教育,让他不要重用戴掌柜:
“让他死而后生,让他感恩戴德,以后就是咱家的家奴……用人得用其长,也得用其短阿。世上最难用的就是圣人……戴掌柜就是圣人,滴水不漏,难以驾驭……戴掌柜的仁德和才能都远胜于你,他要是当了大掌柜的你就是他的跟包儿。”
“治道有三:利、威、名,你可以用利去赏他,用名去敬他,唯独这威,我看你难了。威是从刑罚来的,他做的十全十美,你拿什么罚他?”
康老爷在这里传授给自己儿子的的确就是“驭人之道”,这其中也包含着管理者也就是上位者最大的顾虑——功高震主。
每个领导都希望自己的手下个个都是得力助手而不是一群废物,可是每个领导又都害怕自己的位子哪一天就被能干的手下给抢了去。
人不为己,不得欢喜。
所以,这第三条“用人之短”,就是抓住一个人的短处,然后对他网开一面让他对自己“感恩戴德”。
邱掌柜本来以为自己只能后半辈子泡在庄稼地里了,没曾想还能有重回票号的一天,意外之喜当然会让他对康老爷感激涕零。
如果你是领导,发现了某个员工犯了大错,可是你不处罚他反而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甚至对他既往不咎还被加关怀,那么这名员工以后还能不唯你马首是瞻吗?没准下回你让他去做些什么犯法的事情他都会帮你,因为他觉得亏欠你。
这就是驭人之术。
如果,你看到这里觉得康老爷处事精明、用人有方,那么恭喜你,你想错了。
这驭人之术可不是那么好用的,因为你驭的人一般都不是什么好人,不是好人自然是恶性难改。
这就牵涉到人的本性问题了,做过一次坏事的人和一次坏事都没做过的人,哪个更容易做坏事?
见仁见智。
反正,电影中的邱掌柜最后还是在背后捅了天成元一刀,在天成元陷入困境的时候勾结匪徒劫走了票号救急的白银。
这是感恩戴德吗?这不是落井下石吗?
可见,驭人之术如果驭的是个好人还行,遇到坏人一样没用。
那么,如此看来,不管如何作为一般人来说,我们还是期盼自己的手下是个好人吧。
虽然,好人你不能吓唬他,但至少他也不祸害你。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