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明日,8月7日,9时6分,迎来“立秋”节气。
夏尽秋来,金风渐至,传统意义上的秋天,从此开始了。
不过,立秋虽至,暑难消,立秋后,还有“一伏”,依然高温酷暑。
立秋,也称七月节,在古代, 有立秋迎秋之俗,更有“贴秋膘”之说。
明日立秋,贴“秋膘”,多食三宝,勤饮三茶,防好三病,守护三气
明日立秋,贴“秋膘”
老话讲:“一夏无病三分虚”。
“苦夏”消耗人体能量,立秋过后,则要补偿身体亏损。
不过,立秋之时,想要“贴秋膘”,也有讲究,切莫别盲“进补”。
一旦盲目贴秋膘,大肆进补,易导致肥胖,诱发各类疾病,反而不利于健康。
立秋后,进补是必要的,但进补不可以乱补,应谨记“4忌”,即:忌无病乱补;忌虚实不分;忌多多益善;忌凡补必肉。
立秋时节,多食三宝
第一宝:莲藕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立秋后,是吃莲藕的好时节,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
莲藕生食,清热润肺、凉血行淤。熟吃,健脾开胃,安神健脑,延年益寿。
所以,在立秋后,不妨经常吃点莲藕,对于身体健康来说,大有益处。
第二宝:茄子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时节,吃点茄子,不但口感细嫩,味道清香,还可清热消肿。
适当吃点茄子,有助于清热解暑,对于容易长痱子、生疮疖的人尤为适宜。
第三宝:紫苏
秋来蟹正肥,立秋后,是吃螃蟹的好时节。
而紫苏,能解螃蟹之毒,爱吃螃蟹的人,要记得吃点紫苏。
除了解螃蟹毒,紫苏,还可发汗解表,健脾祛湿,防暑降温,开胃解乏。
所以,在立秋后,对抗“秋老虎”,紫苏叶泡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立秋时节,勤饮三茶
一:黄花郎甘菊茶,清热下火
立秋后,依然炎热,空气也越来越干燥,此时,要注意防上火。
此时,用清热下火小植物,泡杯茶水,可帮助下火、消炎,是不错的选择。
用黄花郎、甘菊、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饮,清热、解毒、下火、消炎,十分有益。
黄花郎,俗称婆婆丁,有“天然下火草”之称,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
并且,黄花郎有着“天然抗生素”之称,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预防上火的发生。
甘菊,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可快速降火,与黄花郎搭配,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立秋时节,泡上一杯,清热解暑,去火消炎,大有益处。
二:玉竹茶,滋阴润燥
立秋后,空气湿度减少,皮肤、鼻、咽容易感觉干燥。
此时,喝点滋阴润燥的茶水,对抗秋燥,十分有必要。
玉竹,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还可补益五脏,滋养气血,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玉竹还含有维生素A,对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肤状况有不错的作用。
三:金莲百合茶,清心除烦
立秋后,高温酷暑,“秋老虎”会影响人们睡眠。
此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搭配泡水,十分不错。
三者搭配,清心火、清热解毒,有助于改善睡眠,助力身体健康。
立秋时节,防好三病
一防中风
立秋后,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是中风的一个高发时节。
气温的变化,导致人体毛细血管收缩,大脑负荷加重,血压升高,诱发中风。
有资料表明,约有70%的中老年人,易在秋季发生中风,因此,立秋后要防中风,注意监控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检查,切莫忽视。
二防咽炎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干燥,容易诱发咽炎。
尤其是,用嗓过度、长期接触不良空气的人,更要格外注意。
饮食上,减少油腻、干燥、热气的食物。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如百合、莲子等。还要注意空气洁净,多给室内通风。
三防胃肠病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还会导致很多人贪吃冷饮等。
如此一来,十分容易导致胃肠痉挛、收缩,引发胃肠不适。
再加上,立秋后,病菌繁殖快,也是胃肠疾病高发的一大诱因。
所以,立秋后,一定要格外注意养护好胃肠,减少疾病的发生,助力健康。
立秋时节,守护三气
一:护好“肾气”
冬养阴,立秋后,天气转凉,要注意护好肾气,以免秋冬易生病。
人体的精气,是由肾供养的,秋冬若不养肾,导致精气不足,反而伤阴。
所以,入秋后,要注意保护肾脏,滋补肾气。
对策:多用热水泡脚
坚持用热水泡脚,可给足部保暖,有助于强健肾气。
泡脚水温度38℃-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
二:护好“阳气”
立秋后,寒气开始加重,此时,要助于补阳,护住身体阳气。
护住身体阳气,可以为秋冬防寒打基础,提高抗病能力,使得秋冬少生病。
对策:晒晒后背
晒太阳,是补阳气最简单的方法。
尤其是,晒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此外,晒头顶的百会穴,也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补阳气最好。
三:护好“肺气”
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气乃人之根。
立秋后,要注意呵护肺部,守护好肺气,减少病邪的侵入。
若是立秋后,可以养护好肺部,可减少深秋寒冬时节肺病的发生。
对策:闲来无事常按揉
补益肺气,常按揉穴位,简单有效。
中府穴,是肺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调气最好,可补益肺气。
在胸外侧部,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距前正中线6寸。
每天顺时针向按揉本穴,再逆时针揉按本穴,每次按1~3分钟。
需要注意的是,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建议不要使劲,稍稍施力即可。
此外,肺朝百脉,脉会太渊,经常按揉太渊,亦可益补肺脏之虚。
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