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心语
2025年2月26日 星期三
文/湖畔书苑 谢有锋
新春走基层——山乡之变
如果说紫照是梁平东部最偏远的镇乡,那大丘村就算是紫照最偏僻的村落了。
紫照镇地处丘陵之巅,距梁平40余公里,途经318国道,202省道和不知名的县道。盘山公路蜿蜒盘旋,平均车速30-40公里/小时,一般人如果没有晕车措施或者速度稍快,你定会感受神仙般的腾云驾雾,七荤八素让你吐得盆满钵满。
大丘村离紫照场镇10公里,与忠县金声乡接攘,全程水泥路,每天定时一辆班车是连接场镇乃至县城的主要交通工具。通常天不亮,前来候车的人们已在公路边喧哗了起来,给寂静的村落增添了生气与活力。
大年初二回大丘老家,一出小区车库,便开启了车队接龙模式,游走到政府广场时,才发现通往东山方向的道路已全部栓塞,高速出口转盘处更是水泄不通,凭借地形的熟悉立即转道横穿兴茂,迈过堵点,却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足足一个小时时间,才总算走过了桂东大桥,本以为转过国道这个弯就踏上坦途,前山的长龙更是一眼望不到头,走走停停间又是一个多小时才走到蟠龙,每过一个场镇,车流都会短暂的停滞,哪怕是中午时候,场镇都车水马龙,人流不断。
总算过了紫照场镇行到乡间路上,沿路的院坝里、门前的公路上,都停着各式各样的车辆,但凡有烟花爆竹的售卖点,车辆走走停停,道路始终没有畅通过,10公里的乡道上,其车辆之多硬是走出大都市交通的感觉。
一路上与熟识的乡邻们交流中得知,今年春节回家的人特别多,现在交通方便了,家家户户都买了车,一家人或两家人拼一车,费用和绿皮火车差不多,轮着开车,一天多时间就到了,行李也一下就装走了,开车回来春节出行更方便。
快到家了,映入眼帘的几栋小别墅特别耀眼,隔壁邻居推倒了红砖房,重修了小别墅,门前的大红灯笼和流线型的彩灯装点出时尚,倒是我家低矮破旧的土瓦房在村落中显得格格不入,但又显得那么别致,那么与众不同,些许是因为他记载着我的乡愁,又或是一种自我安慰吧!
卸下行李,带上孩子们去给仙逝了的长辈们拜年,看到不远处又新增了几座五合碑的新坟。父亲告诉我,那是队里今年走的何姓高姓老人,走得很安祥,办得很风光,坟也修得很大气,团方四邻都夸赞后人们的孝顺。这与前些年隔壁一某姓老人的走法大相径庭,兄弟俩为了争夺老人留下的那点遗产(两间瓦房)和礼金的分配不均在葬礼上大打出手,最后还是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才草草下葬,后来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和教育子孙的“典范”。
下午,带着孩子们去寻找我小时的乐园——对面树林里的天然石头“梭梭板”,才发现原来的田间小路无法穿越,四周稍远点的田土皆已荒废,满田满土都串满了杂树杂草,这些年,年青人都外出了,家里的老人走的走、病的病、老的老,田土种不过来,仅剩屋团屋转的菜地还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晚上,我们商量着明天走亲戚的行程,到忠县汝溪镇白庙村的大姑家,石安镇农坪村的外婆家……我们在山顶,而他们都在汝溪河沿线,直线距离5公里以内,以前走小路要个半小时,开车要么从金声乡到汝溪方向走,要么就从紫照柏家福禄方向走,两边路线距离时间都差不多,都是绕一个大圈,时间也要个半小时。现在打通了4条路,大丘村直连农坪村的公路2条,金声到白庙2条,只是路相对要窄一些,坡度陡一些,时间缩短到只要20分钟,其中有两条是我都没听说的今年刚打通的路,回想以前曾在石安联丰上班全程4小时全靠双腿迈的历程,心中不经感慨,城市在变,山乡也在变呀,在乡村振兴的大战略下,各镇各村都在大步向前,虽不尽善尽美,但已让无数百姓和村民啧啧称叹了。
“砰—砰—砰”,四周的烟花响起,那耀眼的光芒照亮乡间的黑夜,似乎都在彼此欢呼感慨着新时代的年味,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