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每当我遭遇变化和危机的时候就会想到安东.契科夫的这句名言。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在变化与危机面前,我却显得无能为力?在我的生活里,很多事情的发生,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
在我没有步入婚姻之前,我认为自己是个乐观,坚强又独立的人。那个时候,我的家人身体健康,我的肩膀没有背负什么责任。正值“却把寂寞强说愁”的时光。我从没设想过什么境遇会改变自己。
后来,像所有我的同龄人一样,我遇到了喜欢的人,结婚生子。从此我的肩膀上背负着甜蜜的负担。让人窝火的是我的快乐人设却在婚姻生活中缺席了。在与老公的磨合当中,我变成了歇斯底里的怨妇,在与孩子的较量当中,我变成了一言不合就崩溃的虎妈。而当父母的事情需要我拿主意的时候,我又六神无主了。
这一切的发生不是平白无故,我必须要寻找原因。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始的提问。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对于自己是怎样的人从来都没有确定过。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让我模糊了目标,也让我的自信若即若离。
前几天,我看到一则小故事。是关于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一个犹太医生维特.弗兰克尔的事儿。他和其它人都被纳粹关押在集中营。在里面的人,要么自杀,要么染病死去。弗兰克尔当然也是身患重病,几次在鬼门关前徘徊,可是他一直有个意念,一定要活下去,从纳粹手中找回自己的文件,完成自己的研究。而且,他通过观察发现,拥有有价值的目标的人,生存下来的概率更高一些。
这种意义治疗不正是我们很多人所缺少的吗?因为没有有价值的目标,也就很难获取自信的力量。当生活有变化时,我们很难有勇气去承受。
写到这里,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生活中一团糟的状况,有部分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因为我把自己是怎样的人建立在家庭生活的感受之上。孩子学习上进,生活省心了,一切关系都捋顺了,我就成为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反之,我就成为一个悲观消极的人。这还真是有些尴尬!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我才懂了这句话的意思。我相信自己是个乐观,坚强又独立的人。毕竟人们都是根据自己所相信的来决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