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延着灞柳西路到灞河渭河交汇处,再延渭河过泾河大桥,顺着泾河河堤来到泾河和渭河交汇处。
我们先打导航“泾渭分明”,结果讲车开进了叫做“泾渭分明”的一个很大的小区。眼看着地图就要到了,可是路中断了。恰好路边有一家人在“自助烧烤”,我们这才上了泾河河堤。河堤路不宽,双向两车道,越接近“泾渭分明”车越多。远远望去河堤边路边停了许多车,人们都站在河堤边的土包上向下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定就是“泾渭分明”。刚下过雨,虽然泾河和渭河的水都发黄,女儿还是清晰的看到了“泾渭分明”的分界线。
不同的是这次是“泾河水比渭河水更浑”。先前我们查过资料,关于泾河和渭河孰清孰浊历史上是有过变化的。对于今天所见,还需再探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泾渭分明”是没有石头可寻的,河岸边的黄泥倒是不少。河堤上风比较大,下河堤到了岸边顿时没风了。游人是可以下坡在岸边游赏的 ,没有护栏,河水近在咫尺。难怪河道管理处的警车一直在河堤闪着等,工作人员也一直盯着岸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女儿对岸边的狗尾巴草还是蛮感兴趣的,非让妈妈给她讲如何吸草根的汁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时的我们已是饥肠辘辘了,在网上搜了一家“磨坊油饼”的饭店,挺不错。吃完饭,还感受了一下农家田园风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色渐暗,计划改变——先去周至看舅爷,回西安时顺路再游“沣滈潏涝”四条河。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