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释:上帝、我和无用之事
我曾见蜂鸟悬浮于空中,进退自如,姿态优雅;也曾见猎豹飞驰,肌肉伸张,矫健无比——大自然总能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存在,我们因而感叹造物主的伟大和神奇。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世间,关注人类灿烂群星的时候,不管是手持解牛刀的庖丁、对抗歌利亚的大卫还是一夜作就马赛曲的德莱尔,我们能感受到的便只能是造物主本身的神性。这种感觉正是我了解到柳比歇夫时的感觉,通常来说,神性对于多数人来讲,无从解释,充满距离感,但我偏偏想要追溯这些神性的来源,我想知道,一个普通人,比如我,是否能经由学习获得某些他们的品质,成为更好的自己。
至于无用之事——我指的是那些没有明确功利目的的事,很多人学习柳比歇夫,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生效率,他们学的是作为技术的时间统计法,而这恰恰走错了路,这些所谓有用的技术所引领你到达的,恰是欲望深渊所在,因为你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最后你会退缩和痛苦,因为你最终发觉自己是在被时间催促前进而不是自己掌握着时间的进程——正像柳比歇夫所做的那样,只有当你意识到柳比歇夫身上的矛盾,看到一个反对柳比歇夫工作法的柳比歇夫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神性的本质所在——那些无用之事恰是我们最应该重视修炼的东西,但通常都会被我们斥为不合时宜而彻底的抛弃了。
2.柳比歇夫的时间从何而来?
上帝
柳比歇夫一生中发表了七十余部学术著作,涉及到昆虫学、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进化论、哲学还有历史。在每个领域,他的研究绝非泛泛,仅仅就历史而言,即使苏联著名的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都会把学术报告寄给他寻求意见——这样的成就来源于他大量的工作时间——1966年,他的纯工作时间达到1906小时,平均每天工作5小时13分。这5个多小时只是纯粹的用于创造和思考的时间,其他一切的辅助工作都没有计入。
如果只是工作时间多于常人,那还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柳比歇夫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多于常人,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不管是专业书籍还是纯文学书籍,他的兴趣广泛,七十七岁的时候还保持了一年57本书的阅读量,其中7本书分别是英文、法文和德文的原版书,他甚至还有时间进行不少的娱乐,以1938年为例,他看过电影、听过的音乐会和参观过的展览达到65次,甚至他睡觉的时间——每天10个小时,也足以令我们所有的人赞叹不已。这些成就来自于他对自己时间的严格管理,他所使用的方法被称为时间统计法。
自26岁开始(1916年元旦),柳比歇夫开始每天记录和核算自己的时间,逐日逐月逐年进行总结,直到1972年他去世为止,他坚持五十六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时间对于柳比歇夫来说,是个平等的概念,没有坏的时间也没有小的时间,柳比歇夫总能根据实际情况为每一类的时间找到合适的工作,他对自己的目标有着透彻的了解,以至于可以游刃有余的把工作拆分成更小的部分,放置到不同的时间去。比如阅读,他在精力最好的时候阅读专业理论书籍、精力稍差的时候读一些比较轻松的书籍如历史和生物学,精力最差的时候则阅读自己所喜爱的文艺书籍。他随时对时间和自己的精力做评估,当他觉着累了,他通常立刻停止工作去休息。
我
我使用atimelogger对自己做了长达半年的记录和跟踪,一天结束后,软件会自动按照时间轴或各个项目所占的比例给出统计结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饼状图中以灰色标示的“未记录时间”。这个项目是我每天的灰色区域,如果不算后来硬补上去的,即使在我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未记录的时间都会达到25%左右,也就是说我一天当中会有6个小时的时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既不在睡觉、也不在吃饭、也没有工作,也不在任何地方,时间就这样没有了。
实际上我的那些已经记录的时间本身也并非如此准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在一项任务结束以后忘记结束记录,所以我记录的很多项目的时间都超过它本身,比如有一次我发现吃饭的时间记录已经延续了3个小时之久,于是慌忙的结束这项活动。考虑到错误的记录,一天有约8个小时,我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除去睡觉,除去这无意识的8个小时,我真正能支配的时间只有8个小时左右,这构成了我一天生活的真相,这还只是从数量上进行的统计,并没有考虑到我是否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从而达到最高的效率。
无用之事
柳比歇夫的时间来源于用意识的光芒照耀自己的生命中的每个角落,他拥有属于自己的24个小时,而大多数人只有属于自己的几个小时,时间统计虽然是帮助建立意识的良好方法,但学习柳比歇夫,我们也许需要首先学会有意识的生活,这样我们便可以开始夺回本该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如果我们工作,那是因为我们想工作 ,这个时间也正是工作的最好时间;如果我们睡觉,那是因为我们想睡觉,这个时间也正是睡觉的最好时间。
3.我们为什么要照镜子?
上帝
以下是柳比歇夫对于某年的的计划和总结,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第一类工作 计划 570 实际 564.5
路途往返 计划 140 实际 142
交际 计划 130 实际 129
私事 计划 10 实际 8.5
每一类工作还可以进行细分,每一项细分里都有具体的时间占用记录,以读书为例
生物学——12小时
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16小时55分
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 91页 ——2小时
P.贝尔格的手稿 ——2小时
聂考洛,奥斯维尔陀,17页 ——40分
拉特纳的手稿 ——1小时30分
不仅用数据记录,柳比歇夫还绘制各种图表来表示各类时间的关系,他把总结归类和装订成册,虽然也会偶尔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总结,但大部分时候,这些总结都整齐的装订好,躺在自己的书柜里,很多人有疑问,柳比歇夫这么认真的总结,到底是想给谁看?
我
我时常在洗脸的时候瞟一眼镜子,但是无法长时间的面对镜子里的自己,因为越是仔细看,便越是看出很多自己不喜欢的细节,慢慢的,似乎镜子里的人自己也不认识了,于是干脆远远的逃避开。全然面对自己,全然接受自己需要非常大的勇气。从某种角度上看,时间统计法所呈现的有关自己的数据,也是这样一面镜子,我们可以借而回顾自己。不过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心平气和的这么做,据说彼得德鲁克曾经让自己的秘书记录自己的一天,并每隔一段时间做个统计给他,他的秘书很明智的向他申请一个承诺,即看了这个统计,彼得德鲁克不可以解雇他(这当然多数可能是一种幽默)——事实上当彼得德鲁克这个管理学大师看到自己的时间统计时,他大吃一惊以至于激动不已,他认为不可能自己浪费了如此多的时间,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错。(秘书的担心倒不是完全多余的)
我们面对时间的流逝会如此的激动的原因之一是,那会使我们联想到自己生命的消逝,这可可以解释将一生画成900个以月来表示的格子,然后勾去已经度过的月份时我们心里的那种震撼。但遗憾的是我们总是缺乏直面这种震撼的勇气——镜子里的自己和自我想象中的自己的确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记录自己的时间并认真的自己进行回顾,实际上是在培养直面现实的勇气,我们在接受残酷现实的同时,需要同时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好当下的一刻,生命便再不会一下子溜走,我们将就此扼住命运的咽喉。
无用之事
我们爱上网、爱聊天、爱自己的爱人,但我们最应该爱的是自己。爱自己首先要做的,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一切,过好当下的每一分钟。借助时间统计,柳比歇夫实际上有效的掌握了现在的一刻,“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腾腾的。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花园,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4.对于柳比歇夫,什么比时间更重要?
上帝
尽管进行过精确的计算,在有生之年柳比歇夫却没有完成他为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完成跳甲属的地蚤分类,他只完成了六个小类的工作,四十五年的从事跳甲属的研究工作,成果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从某种角度上讲,他失败了——他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别的地方,他抑制不住打破自己计划的冲动。——1953年,他忽然着手写了《论李森科在生物学中的垄断》这部长达700多页的著作,1969年突如其来的写了《科学史的教训》,还写了怀念父亲的回忆录,又在《文学问题》上发表《达达派研究》,忽然又写了《评劳合乔治回忆录》;并写了一篇关于堕胎的论文;马上接着一篇《论叔本华的格言》,紧接着是《论叙拉古战役在世界史上的意义》,这些突如其来的东西,占用了柳比歇夫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到他七十二岁,着手开始写《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两个流派》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毕生的目标无法完成,因为这部书需要占用他七到八年的时间。
柳比歇夫还特别喜欢写信,在写信这件事上,他从不怕浪费时间——他的某些信件甚至长达四十页,在这些信里,他对寄来的学术报告和手稿提意见,评论书籍,对各种论文进行分析。不管是关于通灵术、机体适应问题、开天辟地以前的大自然、昆虫的名称、戏剧、人口学,还是抹香鲸…… 他的通信对象有研究所、学会、院士、新闻工作者、工程师、农学家……,他的某些书信简直写成了专题论文和学术论文。他把自己思索、考虑和观察所得,分赠他人,而且把这件事做得认真、详尽,似乎这是他的职责所在,是给他指定的工作。
我
我曾经非常好奇,指引人类前行的王者到底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我欣赏帝舜,每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随着他的性格而改变,某种程度上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安迪,当安迪认为监狱里该有一个图书馆,监狱里就真的有了一个图书馆;我欣赏不肯半渡而击的宋襄公,他的克制并非是迂腐,某种程度上就像《安德的游戏》里那个还是孩子的王者所表达的一样,他说重要的不是我们胜利的结果,而是我们胜利的方式。
王者的身上有一种超越自身利益的责任感,他们愿意帮助人类建立一种新的秩序,与这种道德上的追求相比,他们自己的目标、利益都可以放一旁,他们有着对真理的天然追求,任何对真理的无视都会引起他们的愤怒和勇猛的回击,哪怕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人的所在地便是地球的中心,不管他身为掌管生杀大权的帝王,还是仅仅是一个并不出名的科学家,甚至仅仅是一个身陷囹圄的囚徒,他都会发号施令,接着全世界会围绕他开始旋转。我们所谓的目标和意义,与他们的相比,简直是可以忽略的。
无用之事
缺乏了对人类的责任感,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他从没有把自己的时间视为私人的财产,而是认为这属于整个人类,所以他不介意他人的占用,只要是有价值的,他从不吝惜花费大把的时间去做一些看似毫无价值的事情。不理解这一点的柳比歇夫追随者,必然陷入这样一种情形中——你手持利斧,对手却是虚无。
5.根本就没有一个叫柳比歇夫的人。
上帝
柳比歇夫是个虚无主义者,如屠格涅夫所言:虚无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不膜拜任何一个权威,他不信仰任何一个原则,不管这个原则多么受到人们的尊重。就柳比歇夫而论,他并不是想推翻什么现有的规则,他只是不想简单的受到现有规则模式的限制。他要建立自己的规则——他的规则无疑就是利用时间来衡量一切价值。他对时间的态度,几乎可以用崇拜来形容,某种角度上,时间是柳比歇夫的道德标准。
反应在生活上,柳比歇夫对物质的要求非常低,倒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而是他认为这对于他的生命来说没有必要,他不能忍受花费如此多的时间追求的东西,竟然是对自己的生命而言毫无价值的东西。他不在乎在外省工作,远离学术中心,他认为这给了他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他不太在乎自己的衣着打扮,一个美国科学家说,向他学习是需要勇气的;他写了如此多的重要论文,却根本不在乎是否可以发表。——总之那些世俗为人们所看重的东西,柳比歇夫通通都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那些对他自己的生命真正有意义的东西,他从未活在他人的规则或者期望之中,他一直保持对自己生命的本质的探询,他根据自己的领悟,不断的完成自己的改造。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来就没有一个静态的柳比歇夫,26岁开始记录自己时间的柳比歇夫,完全不同于今后每一年的柳比歇夫,也许每一天都有一个不同的柳比歇夫,他的一生伴随着自身的这些令人激动的变化。“他紧张的精神生活中,他崇敬的英雄们、他喜爱的人儿、他的表率都不断在变换。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他已成为怎样一个人。他永远正在逐步成为怎样一个人。他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变化,他总是重新考虑,不断提高对自己和对自己理想的要求。”
我
记着第一次看《黑客帝国》,尼奥在电脑前沉沉睡去的镜头令我非常感动,我时常都有墨菲斯对尼奥所说的那个感觉——你知道这个世界有些问题,但你不知道具体是哪里有问题,你辗转难眠,总在寻找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当然就是matrix,然而matrix绝不只是电影中的电脑程序而已,matrix无处不在,那就是既有的一切习惯、文化和风俗。我们常常借助培养习惯的来提高效率,很多人的习惯形成了文化,很多年的文化又形成了风俗,规则乃至法律。即使那些既有的规则本来都是出于善良的目的来生成的,最后都不免变成了一种对个体的控制的手段,在《黑客帝国》里,这种控制手段叫做matrix,在《肖申克的救赎》里,这种控制就叫做体制化,我们平常看似自由的生活和行为,其实都受到这些控制手段的作用,我们受到束缚,无法反击,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束缚来自于何方,我们只能通过身上的那种深深的无力感来确认这种控制的存在。而打破这种控制的方法,也正是如尼奥的觉醒一样——你需要相信自己。
无用之事
打破体制化的关键在于,你自己必须有一个自我评价的体系,这使得你摆脱世俗眼光的控制,这样你便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你时刻更新你的自我评价体系,于是你变成了不同的人。
6.
孔子见完老子以后,在树下发呆。学生问他老子是什么样啊?孔子说“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仅以此文,表达对柳比歇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