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之于孩子来说,就像我们成年人不得不遵守的交通规则一样,如果你足够幸运,一次两次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不会发生什么严重事故,可能收到的只是警告;但要是一直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就会非常危险了。孩子偶尔不写作业,可能收到的也只是老师的批评和警告,但如果孩子一直不写作业的话,换来的却是成绩的退步和知识的匮乏。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的过程,孩子如果在学习中如果没有获得乐趣,就很容易让学习变得被动,被家长和老师逼着学的情况也会慢慢出现,但越被动越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开学后,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写作业也是如此。
怎样才能让孩子享受完成作业的过程呢?开学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做好这几件事。
准备一个作业计划本
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用来记作业的小本子,不管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是怎样的,一定要让孩子写在本子上,让孩子按照不同学科,分条记录好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在每科作业后留下一定空档,好让孩子在写完作业后,标注完成的项目。已经完成的科目可以记上√,如果未完成,家长还可以参考作业计划本,及时提醒孩子。
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对孩子的个性养成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当孩子拿起书本要写作业了,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也同时拿起书报阅读,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就会非常融洽。孩子看到自己的爸妈都没有松懈偷懒的意思,写作业时也会更有动力,这会让他感到他不是自己一个人在努力。
这样高质量的陪伴,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做做家务或者看电视玩手机,这样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就有点不好了。当他感觉到全家只有自己在这么努力,他会非常排斥这种孤独,就不容易安下心继续学了。尤其是玩手机的家长,小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弱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不得不专心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其他人却除了玩手机再无事可做,你会是什么感受?
“榜样精神”和营造学习氛围都有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家长每天都以身作则,也能够影响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最舒适的学习环境就是身体力行的陪伴,这种陪伴不是要你盯着孩子学习,家长们需要切记。时间久了,我们不仅仅能从孩子身上看到进步,也能从自身上感觉到耐心和学识的增长。
换位思考后再批评比虚伪的夸奖有效
夸奖和批评是很多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的主要方法,小酷这里要提醒家长们,当你要批评孩子之前,要先换位思考一下他为什么会那样做,用孩子的角度和思路找到犯错根源,然后批评之后纠正孩子的认知,从根本上杜绝孩子下次再犯。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条件反射就是批评,但不告诉孩子哪些方面做错了,正确的行为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孩子就会变成“不长记性”,下次还会犯相同的错误。
多点夸奖、少点批评是对的,但夸奖也要避开吹捧式的夸和虚伪的夸。这种不真实的夸奖给多了,会让孩子产生傲慢自负的心理,就很难谦逊下来了。切合实际的夸奖孩子能够显著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而过多的贬低批评会让孩子内心产生自卑和负面情绪。夸奖要多但不要敷衍,不能只是一句你做的很好,要在夸奖的时候真诚的看着孩子,直白的告诉孩子做对了哪些方面,让孩子通过你的夸奖获得心理的成就感。
孩子每次进步了一点,家长就及时给予夸奖是很有必要的。每次他认真的完成了作业,我们都可以夸奖他,给他鼓励。而当他成绩发挥不理想,我们可以先问清楚原因,摸摸他的头给他一些勉励。多夸奖少批评也能让孩子对学习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如果把兴趣比作汽车的引擎,那么好奇心就是汽车发动所需要的燃油。孩子的好奇心是兴趣形成和保持下去的关键因素,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就要让孩子产生解决问题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源源不断的好奇心,孩子总是会问家长千奇百怪的问题。每当孩子做出一道题,我们可以夸夸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棒。久而久之,孩子也能享受解题的乐趣了,甚至非常热爱解题。
当孩子问问题时,小酷建议家长们不要以“我不知道”回应,拒绝回答或解决孩子的问题会让孩子失落,从而失去问问题的勇气,慢慢丢失了最初的好奇心。
学习的好奇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把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引导到学习中来,比如孩子问家长奇怪的问题,家长就带孩子查阅书籍一同解决,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出现问题自己查阅书籍的习惯,久而久之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让孩子保持进步的基石,是孩子学习的源动力,马上开学了,家长们这样指导孩子学习,到了学期末你会收到巨大的惊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