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是免费观看的,既然没花钱去影院观看,那我就不差评了。(偷笑)
囧系列的电影我都看过了,每年都是去电影院观看的,随着别人一起笑,其实有些时候我没有接收到笑点,听到旁边的人大笑起来我也呵呵一笑。
这次是我坐在客厅和老公一起看的,没有那种电影院观看的场面,并不仅仅是场地不同,剧情的风格也有变,我们观看时的心情也不一样,笑不出来。
前天上午也是武汉“封城”的第二天,心情有些沉重,复杂。看着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夫妻俩闹离婚,妻子数落了中年的丈夫一番。“我并不是你心目中想象的那个妻子,你为啥总要改造我。”
然后徐峥主演的男主出门,在去俄罗斯的火车上也是同自己的老妈争吵不休的各种扯皮拉筋,各种中年男人崩溃,接手机语音电话,一刻不停的讲,可谓是生活里一地鸡毛。
我家那位先生并没投入观看,他在刷手机,各种信息和视频直播在播放疫情有多么的严重,如何隔离措施……我们两人坐在同一个沙发上,我能听到他手机里的声音。他在边刷手机边看电影。
我还是在观看电影,投屏在我家电视机上播放的,屏幕还算蛮大的,虽然也没能那么全神投入观看,起码我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地一直在看,当时心中有些烦躁不安,因为剧情里的妈妈在不停地往徐峥的嘴里塞东西吃,小番茄不停的塞,各种粥往那张嘴里灌,不停的塞食把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当成婴儿般的投喂。我旁边的先生不停的刷手机,时不时的冒出视频或者语音的声音,不停的各种语音冒出来,这里又新增多少个感染病毒的病人,那里要封路。
我挪了挪屁股,没好气地问他“你看不看电影的?”他说:“在看呀,怎么就看她们两个人在扯皮?”
好吧!看起来也是,怎么就看徐峥和他妈妈一直在吵架,他和妈妈就没好好说一句话,老婆也要离婚,老妈也那么不让人省心,这个中年男人的生活可过得够糟心的。
我就知道这不是喜剧,这不正是咱们中国的家庭活生生的写照吗?在我们的生活里就拍不出像西方国家那样的场景,一家人围坐在餐厅大桌上,拿着刀叉彬彬有礼吃着摆放整齐的西餐。早上起来后互相问候,“早上好!”甚至是贴面吻或者拥抱一下,儿子或女儿会说,“妈妈,你今天看起来很漂亮”,然后妈妈优雅而不失礼貌地微笑着说:“谢谢!宝贝儿,我爱你”,“妈妈,我也爱你”吃完早餐后互相道别去工作或者旅行。
我的烦躁来自于影视剧中太写照生活了,就像是发生在身边的某一个家庭一样的,到处充斥着噪杂,家人之间说话完全不顾及礼貌和修养。当然我庆幸,我家不是这样,我妈也没这么烦人。
后面的剧情慢慢地变得有些感人的,但是遇到黑熊这剧情有些牵强,在俄罗斯雪地里遇到黑熊,能理解是为了表达妈妈为了孩子,可以去牺牲自己,妈妈爱孩子是无私无畏地奉献。我们的表达方式是一定要在危难之际才能体现出来,平时的生活里只有相互嫌弃和伤害吗?
从电影中我学习到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要学会放手,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妈妈不能设定一个自己理想的人或者人生,然后要他去完成。我都能明白的道理,不显得这个电影主题有些浅显吗?
的确是我们中国的家庭没界限感,母亲大多数是单亲式教育,父亲的关爱和陪伴缺失,这些问题不都是当下家庭教育问题经常提到的吗?
徐峥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的感觉,妈妈演得不错,毕竟是个老演员。袁泉就是打酱油的,另一个算不上艳遇的俄罗斯女孩也是打酱油的,还有两个男演员也是中年男人可以说没存在感。在这没有美女也没帅哥的,没有搞笑也没热闹的影视里,不怎么吸引眼球;突然拍打温情牌,需要人去思考或者反省的家庭生活题材,难怪要免费看的,现在的人都不想去思考,没看到那些毫无营养的搞笑短视频大火么?
没有贺岁大片的感觉,在今年这样特殊情况下,不怪徐峥导演没导好,怪我自己没有心情去观看。
结尾让他的妈妈参加了那场演唱会,看似圆满的结局,他理解了妈妈,也说出来不想和老婆离婚,生活中支离破碎的家庭中被理解,被原谅,都是遍体鳞伤,没那么容易,我并没有觉得感动。心中平平淡淡的,如同剧情一样,看完了就是看完了而已,有些拖拉和单一复述的故事,还有些糟心,糟心的男主,糟心的封城。
遇到一个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封城”,电影不给差评,我就记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