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寒雪
中国的茶和酒堪称双绝,茶和酒有着各自的文化,它们相映成趣,丰富了中华饮品文化的内涵。
纵观历史,关于茶的经典传说不计其数,像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浩,嗜好饮酒,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
晋人陆纳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曾经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仅以茶果招待将军谢安而不满,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
晋代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后在河南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的儿子皮光业,他的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颇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自此,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当时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他的儿子待问将“朱草”进贡也得了官职,从而出现了贡茶得官的故事。
关于酒的历史故事也是数不胜数,例如在张良和项庄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结果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离危险,这就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三国演义》中最为精彩的一段“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讲述曹操和刘备二人的双龙聚会,这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
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的“千叟宴”,虽然每五十年举办一次,但是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因为这场酒局体现出皇家的气派,不但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场酒局,堪称史无前例,赵匡胤不动一兵一卒就解除手下一些大将的兵权,使自己的政权得以巩固。
还有著名的“贵妃醉酒”等等,留下成也酒,败也酒,乐也酒,愁也酒,更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史话。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茶酒总是与人生共舞。有一句话说得好:“茶类隐,酒类侠”。一个人喝什么反映了其性格,喜欢喝茶的人性格淡然,喜欢喝酒的人通常都比较豪爽。因为酒性烈,茶性淡;酒能养气,茶能消俗。
的确。选酒,可“举杯笑对人生”,选茶,可“把壶纵览天下”。
茶和酒不能同道而论。有酒的地方,喧嚣,纷繁,市井;品茶的地方,清幽,安静,禅意;酒动,茶静;酒浓,茶淡;酒香,茶甘;酒入腹中,豪气顿生。茶入口中,清香回味;酒是催情剂,使人亢奋,使人忘我和自由,使人迷醉和幻想。茶是清凉帖,使人沉思,使人清醒与真实,使人清心与欢喜。
但是喝酒和品茶,都能激起文人们泉涌般的思绪。最为代表的是唐代诗人李白,既有诗仙又有酒仙之称,他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是何等的潇洒豪迈。宋代品茶代表人物黄庭坚,他一生嗜茶,曾以茶代酒二十年,堪称茶人佳话。正因有此生活经历,在他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中,创作了100多首以茶为题、以茶为载体的诗词。
由此可见,无论选择茶或选择了酒,都只是一种生活的方式的不同,一个修身养性,一个豪放不羁。
无论茶和酒的风格如何,在文化格局中互补,犹如一个人既能文又能武。品茶者多半闲情逸致,需要一颗宽厚温和的心,喝酒者可以是文人,也可以是勇士。君子之间淡如水,茶喝多了,可以在酒里体会人间的温暖及市井里不精致却亲切的活法,细品茶情和酒意,感受沉醉与清醒。
“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却道出了酒和茶的作用和区别。其实,人的一生能与茶酒相伴,不亦乐乎!
只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话语,快乐地活着,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