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运动。每周3~5次持续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是天然的抗焦虑药物。
优质睡眠。固定作息时间,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睡前远离电子屏幕。
均衡饮食。减少咖啡因、酒精的摄入,确保营养摄入均衡、全面。
认知重构。识别自动负性想法,如“我肯定会搞砸”;质疑其证据和合理性,如“有什么证据支持这个想法”;用更合理、平和的想法替代负性想法,如“我可能会遇到挑战,但我已经作了准备,可以尽力而为”;行为激活,即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如拆解问题步骤、寻求帮助,而不是沉溺在无尽的担忧中。
情绪着陆。当遭遇焦虑突袭时,“5—4—3—2—1”情绪着陆法可以快速把情绪拉回当下,具体做法是说出看到的5样东西、听到的4种声音、触摸的3个物品、闻到的2种气味、尝到的1种味道。
压力管理。每日练习深呼吸,如“4—7—8”呼吸法(用鼻子吸气4秒,屏住呼吸7秒,再用嘴缓慢呼气8秒),以及正念冥想或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寻求支持。不要孤军奋战,可以向亲友坦诚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如果通过以上方法都无法缓解焦虑,当焦虑持续超过6个月,难以自控,并显著影响工作、学业、社交或家庭生活时,要主动寻求精神科医生和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