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读书笔记了,一来是因为懒,二来呢是因为真没读到特别好的值得记录的书。
2017年第一本《硅谷启示录二—怦然心动》,记第一篇读书笔记。
能读到这本书可以说是幸运,很幸运的在中午到图书馆还能有空位,就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随手拿了附近书架上的一本书占个座,然后再去找我喜欢的书。而这本书就是来自我当时随手拿的只为占座用的书。
书的封面,“怦然心动”四个大字独占眼球,作者甘本袚。
看书名以为肯定是讲爱情•情感小说之类的,作者名也以为是来自日本的作家,其实都错了,瞄了一眼上架建议和作者资料后,果断将此书收入囊中。
此书主要将科学,人文,历史和创新的故事,比起小说,我更热衷于这种真实发生过,存在过的历史故事。而作者更是我的老乡,四川成都人,后来定居美国山景城20年。
甘本袚,37年出生是四川成都,微波技术专家,教授,高级工程师,著、编、译有多部专业书籍,也是著名科普作家,有许多科普著作,并多次获奖,书最后描写作者自己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他是国名党后代。
本书主人公以肖克利作为主线,从肖克利的成长讲述当时美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二战时期,美国当时的科学家所做的事情,可作者比较任性,只写到了肖克利从战争回派到陆军航空队后就结束,并留言说“欲知后事如何,请留意下本书《硅谷启示录三》”。后来查阅资料了解到肖克利也是物理介一名了不起的人物,获得了195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书科普了很多物理知识和历史,书中出现的名人数不甚数,讲到了爱因斯坦的风云时代,物理将军布什,贝尔实验室的传世创新等。
因此才知道爱因斯坦在成名前落魄的时光,以及成名后给世界带来的改革和创新,而从爱因斯坦在物理界做出的贡献来看,理应多次获奖的他,一生却只获得过一次“补发”的诺贝尔奖,作为学术界最高奖项的诺贝尔奖,这应该也是它的一个遗憾吧!
也是才知道原来电话最初是有贝尔发明的。
在19世纪70年代,人们在电话的热衷应该超过如今对互联网的追求,那时多少人对异地而处的人能相互通话而憧憬万分的,在20世纪,贝尔电话实验室发展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发明最多的、权威性最强的、影响力最深远的电信和电子科技研究机构,书中也仔细讲述了贝尔电话实验室的诞生到成立通讯公司,以及最辉煌时期的面貌。
当然本书的主人公肖克利也曾在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过,在20世纪,贝尔电话实验室就是一处莘莘学子趋之若鹜的地方。
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记忆力挺好的,可对于许多历史事件,什么世界一战,二战完全忘了。好在后来有看一些历史名著,对历史有了一些了解。
书中当然也有对二战时期一些历史事件的描述,也许奇了怪了,明明是将科学创新的,怎么会讲到二战中去?
其实在二战中,美国可以算是全名参战,大批的陆海空指战员在前线浴血奋战,大批的民间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国防建设,加入军事转杯研制的行列,甚至直接介入军事行动,战后更是逐渐形成规模,而书中的人物都是当时在各个领域著名的科学家,保家卫国这种事当然义不容辞。
书中叙述了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的创办到发展,再到如今的举世闻名
所以我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学习了更多的物理知识,知道了一些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知道了二战时英国和德国当时的战争情况。学习到了这么多真实存在过,这么有价值的东西,满满的收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