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博物馆创始人张旎女士第二节课程《如何不让思维局限阻碍孩子的成长?》学习笔记第二部分。上一篇笔记中,我们分享了常见的三种思维局限,我们了解到怎样做是不利于宝宝正确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建立。在本篇笔记中,我们和各位家长分享4种场景,共13种引领宝宝一起探索世界的方法。思维导图先行奉上:
场景一:当孩子向我们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时。
每一个宝宝都是一位天使,总有用不完的好奇心,随时随刻可能会向父母提出各种问题。如果宝宝向我们提问“爸爸,我是怎么来的?”,我们只会回答“充话费送的”,那么我们实际上失去一次引领宝宝了解植物、动物等所有生物繁衍生存知识的机会。
如何做?当宝宝向我们提问时,我们先问自己2个问题:1.孩子为什么这样想?2.孩子想知道什么?然后,带领宝宝一起查阅书籍资料,共同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和宝宝总结学习过程,归纳获取新的知识点。最后再询问宝宝一个问题:“宝贝,这个问题你清楚了吗?还有什么疑惑?”
场景二:宝宝关注某一问题时。
如果宝宝就某一个相关的问题不断发问,而且试图通过某些方式探索某一问题时,我们可以认为宝宝在关注这一问题。这时,我们除按照情景一当中的方法回答宝宝的提问外,还需要认识到:宝宝应该对这个问题的相关领域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否需要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宝宝的兴趣和潜能。
家长需要自问三个问题,已确认孩子的兴趣点。1.宝宝观察到了什么?2.宝宝对哪个点感兴趣?3.宝宝为什么对这个点感兴趣?
场景3:聊起宝宝感兴趣的话题,宝宝向我们讲述自己的认知。
此时此刻,家长们只需要像一名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仔细听宝宝讲述自己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记录下宝宝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其次,我们需要发现宝宝还想深入学习哪些知识?最后,我们和宝宝一起进行再学习,总结归纳新的知识。
场景4:宝宝已经超越前边三个阶段,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偶尔还会发表自己对于某一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宝宝能够独立思考、总结归纳并非常有罗辑性的表述某一问题时,相信每一个家长内心都会十分高兴,但是,也是家长们面临挑战的时刻。因为这时宝宝已经不迷信家长的权威,更相信自己思考的结果。如果我们家长有更系统的思维方法,那么就可以引领宝宝进入更深入的层次—践行。
张旎老师给出4个步奏:1.总结宝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知。2.宝宝的认知还有什么缺陷?3.带领宝宝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4.和宝宝一起践行认知,并且不断总结,再完善认知结果,最终达到知行合一。
张旎老师两节课程学习笔记已经分享完成,希望对您教育宝宝能够有所帮助。作者近期会为各位家长分享幼儿教育知识。下一个系列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作者邀请您一起讨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