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去了国企做程序员。公司福利很好,工作也很安稳,但他老感觉心里不痛快。
虽然他是个工科男,但实际却是个小文青。没事喜欢读冯唐、王小波,业余爱好写网络小说。他喜欢一切感性、充满想象的东西,却干着最考验逻辑、绝对理性的工作。
我问他既然心里有疙瘩,为什么不辞职找份喜欢的工作。
他说大学念了4年计算机,积累了2年的工作经验,现在换工作,之前的积累就全白费了。
1.不要让一杯水约束你的生命
他的想法很正常,就像很多大学毕业生抱怨找工作难,其实不是工作难找,而是他们非得找对口的工作,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不要浪费自己学了四年的专业”。
什么是浪费?如果你在不喜欢也不擅长的领域长期工作,既无法给自己带来幸福感,也无法达到不错的职业水平,到底是浪费前面4-5年的学习时间,还是浪费了未来30年的职业生涯?
上大学以前,很多人刚从紧张、封闭的高中生活里解脱出来,没有社会经验,不清楚自己考试外的兴趣、特长,对大学里五花八门的专业也一无所知,就选了一个不那么热爱、擅长但当下很热门的专业,甚至有些人的专业是父母做主帮忙选的。
四年一晃而过,找工作的时候心里清楚这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但为了不浪费4年学的专业知识,不偏离父母制定的职业规划,为了躲开另辟蹊径的迷茫、无助,就硬着头皮找了对口但不适合的工作。
试想一下,当你手上拿着一个水杯,你下一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有人说是把水装满,有人说是加点柠檬片,有人说把水分享出去…
但职业规划师古典却提醒说,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自己该干嘛就干嘛去,一定要跟手里的水杯有必然关系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这样一个水杯,这个水杯可能是你学了四年的专业,可能是做了很久的职业规划,可能是积累了多年的工作经验…
但无论你手里的水杯是什么,都不要让它约束了你的生命。
2.害怕损失的人,往往损失最大
经济学里有个专业术语叫“沉没成本”,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试想你花了50块钱买了张电影票,观看15分钟之后你发现这部电影无聊透顶,观赏下去毫无价值,你会继续看完,还是会马上离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你确定一部电影毫无价值,最佳选择就是马上离开。因为无论你是否继续观看,50块的票钱都已经损失了(沉没成本)。如果再看下去,就不仅损失了50块的票钱,还垫上了1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这1个半小时就是你的追加成本。
如果你为了已经损失的成本追加成本,最后只会损失更加惨重。
同理,如果一份工作、专业或者感情,已经确定不是你想要的,为什么你不及时止损,却还在苦苦坚持?
在《理性动物》一书中提到,当一个人经受损失时,其心理上受到的影响要比获得等量收益时高出2.75倍。
换句话说就是,比起收益,人们更害怕损失。尝试体会一下,捡到1000块,和掉了1000块,哪个让你更加记忆深刻?
在同样的刺激下,人们总对失去有过高的判断。所以我们总是害怕损失,而忘记我们可以获得什么。
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这样热衷于根据过去的投入,而不是未来价值来作决定。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就找到终身事业和中彩票概率差不多大。年轻的时候你应该凭着好奇尽可能多地尝试和体验一些工作,慢慢地在其中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
害怕损失的人,往往损失最大。如果我们勇于承受这些损失,就有机会把生命投到入无尽可能的未来当中。
作者 | 若言,90后干货、鸡汤写手一枚
2016,每天看书2小时,一年读50本书,制作20份读书笔记PPT,坚持每周≥1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