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进入师门时就要求进行的基本规定动作,绝不可偶然而为之。主要读的就是启予四书,四本。一年两个月的时间,《修身要旨》和《大学精义》读完了剩下的两本总是以各种借口和理由不去触碰,今天听了明壹师兄的分享特别的惭愧。同期进入师门,为什么师兄可以自如的将所有的知识自如的表达出来,有纲有目,有条有理,有血有肉。这样把书中的内容串联起来我也曾想过,也曾为自己无法做到苦恼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就忘记了。并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或者去寻找方法和最终的答案。
读书究竟怎么读?师爷在《闲置斋所谈》中关于读书一章说读书有三个方法:查阅法,归纳法,联想法。查阅法就是查相关书籍进而求其意,归纳法是先把书中内容变薄,浓缩精华,养成习惯阅读时会过滤书里的内容。联想法就是把书变厚的一个过程。边读边跟自己链接起来。这样也是把书上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一个过程。之前我有时会用联想法,也不是常用,就是读的时候思考的少,只是浮于表面的“知道”层面。即使链接了,仍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特别散,忘记比看的快多了。今天师兄的分享点醒了我,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这种读法就是浪费时间。有句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丰富我们大脑认知的最快而直接的途径,知更是行的前提,所以这个知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读书时多半是带有功利心的。想在书中获取智慧或者方法。这样的读书比较死板枯燥,更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读书是改变我们自己需要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给自己打根基,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对待读书。
有时候我会以各种理由不去完成一天的读书任务,我今天太忙了,太累了,太困了,事情太多了……此时问我自己真的全力以赴的去争取时间了吗?三国时期的董遇要求像他求学的人读书100遍。他教人用“三余”时间读书,“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读书。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有能力增加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把读书视为如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必做的事,那自然会收获我们有宽度和厚度的人生。师父说做到要靠自己,把内耗的时间,把沉迷于睡觉的时间都用起来。此刻心回到了腔子里,找回了“静”感恩师门,感恩师父,感恩同门同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