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拿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阿霓只是不以为意的看了一眼,她觉得自己是一定能够考上大学的。在高考结束的那天,她卖掉了所有的课本和参考书,没有任何惋惜和不舍,给这一地的资料,只留下了一个决然离去的背影。
大学报名那天,阿霓离开了父母、亲人、好友,提着一大箱的行李,一个人来到省城,繁华的街道、矗立的高楼、喧嚣的人群……陌生的环境也没有让她有些许的悸动和不安,她拦了一辆的士车直奔校园。
停在学校大门外的小车,和来报名的学生及护送的家长,使场景热闹非凡。文科楼下有一块较大的平地,许多人已排成一条长龙,等待着办理新生入学的相关手续。那一天,阿霓办完所有的手续后,天色已朦胧,她找到自己的住宿后,整理好了床铺和行李,美美的沉入了梦乡。
在梦里阿霓梦见了白天迎接新生的师兄对她说的话“我最欣赏那些一个人来报名的人”。
阿霓所上的学校是一所师范院校,所学的专业是非师范专业。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在所在的班级,和班里人的关系只能是同学关系,在所学的专业领域,也只能是不挂科。在这四年里她陷入了迷途,她逃课,她睡觉,她无所事事,她不思进取,无忌的挥霍着青春,年龄的增长、时光的打磨都没能驱使她找到方向,在沉沦里她越陷越深。她像一个孤魂野鬼,游荡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她的青春消逝在不分夜昼的宿舍,在闲逛的大街,在川流不息的人群。她成了一只落单的大雁,在孤独中舔舐伤口。
在多少个午夜梦回时,在清晨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中,在灯光微弱却挤满学生的图书馆,有一个身影时常出现在她的脑海。阿霓觉得那个人离自己好远,她想找到她,想追寻她,可她却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2
“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虽然曾经是很深很深的感情……”“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往更多幸福的地飞去……”“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是你早也远去消失在人海……”。
刘若英甜美的声音响彻耳旁,校园里到处都飘着栀子花的清香,好像激荡着的青春在空气中沸腾,燃烧着每一颗年轻的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老师重复着他的“至理名言”;
“经线、纬线、赤道”“地球自转、公转”地理老师幽默的转动身体,扭动着脑袋;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微风吹不起半点涟漪”,语文老师深情并茂地朗诵;
……
那日,《沁园春. 雪》《沁园春.长沙》……反复被朗诵;
那时,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反复被牢记、计算;
那年,从近代史到古代史,一切的内容,甚至是书中的注释,插图,都被铭记于心;
……
那时候,天空一片湛蓝,云朵一层不染,青春一丝不苟,生活一往直前。
有多少个夜的梦被惊扰,
有多少个严寒酷暑被击败,
有多少道疑难险阻被化解。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毕业那天,师生欢聚一处,留影纪念,泪湿衣裳,彼此畅谈梦想,欢声笑语,响彻云霄。
这就是青春的模样,是青春本来的样子。
阿霓心中的影子,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她觉得这个人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她不禁打了个寒战,嘴角一笑,像在笑自己,更像是一种无言的悲戚。
3
被浪费的青春,只是被消耗的生命,不留一丝痕迹,不着一点色彩,甚至没有记忆。
大学四年时光,没给阿霓留下任何美好,就像她从没上过大学那样。被辜负的岁月,遗失的美好,一点点销蚀着她枯竭的心灵,像铁棒一样敲打和拷问她的灵魂。阿霓放声大哭,哭得那么歇丝底里,那么手足无措。
当离别的钟声敲响,毕业的季节到了。阿霓虽是一个放纵不羁,自我放逐的人,但她还有自己的底线,不挂科,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她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校园里,三五成群的好友集在一起,摆拍成各种姿势,在各处风景,疯狂地给他们的大学生活留下剪影。
阿霓坐在图书馆外面的木椅上,这是她平时很少来的地方,坐在这里的她,眼神凝重,像在思考什么,又像什么都没想,她就这么的坐着、坐着,直到夜色阑珊,这一天她没有照一张相片作为留念,也没有和一个好友互道离别、珍重。
毕业后,阿霓,几乎和班上所有的同学断绝了联系,她不带声息的离开了生活四年的城市,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也没有人关心她去了哪里。
没有人知道她从事什么工作,也许她成了一个全职主妇,也许是一个无业游民,也可能她成了一名特岗教师,也许后来她又成为了一名公务员,最后,她又改行做了其它工作。
不管对任何人,只有心中的火还在燃烧,生命还未结束,未来就有千万种可能。阿霓一样,你我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