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校长派》
精彩导读
好的教育,不仅是提高孩子的成绩,更多的,是塑造他们的心灵,还有个性。
一个火遍全世界的中国校长
早上8点50分,孩子们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操场上,一身黑色运动装的校长,手持话筒,在国旗下伫立多时。
“同学们!西关小学课间操开始,预备~起!”
让人惊讶的是,这所小学的课间操,充满了魔性,在“广场舞”的音乐伴奏下,小学生们一步一步似魔鬼的步伐,整齐划一,跟着校长,熟练地跳起了传说中的“鬼步舞”。
当跳鬼步的视频被转发到国外网络后,短短几天,点赞数就超过100万,留言高达10万条以上,转发更是不计其数!而这个叫张鹏飞的青年则被国际媒体称呼为“中国最会跳舞的校长”、“全世界最好的校长”。
谁也没有想到,让孩子跳舞锻炼身体的这么一件小事,竟然可以在全球走红,得到这么多的关注。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一间最为普通的小学,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校长,一群多数是“留守儿童”的学生,竟然可以让全世界为他们点赞。
翻看这些留言,或许国外的一位网友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
“至少这位校长关心学生,做必要的事情。这应该在所有学校都推行,而不是强迫学生一直学习。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放松精神的活动,这样才能少失败。 ”
短短的留言几乎包含了“走红”的全部因素:
校长真心关心学生;
学生喜欢这样的活动;
教育需要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相比之下,国内外的网友都纷纷抱怨起了自家的学校。
“我们的校长是个光头胖子,就会盯着女生看…… ”
“对,英国的家长一定会在假条上说,他们的孩子不能跳舞啊/太胖了/太累了啊…… ”
“在面对儿童肥胖问题的时候,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加强锻炼,然而西方国家却要用增加糖税当解决办法。”
“超酷。希望我们的学校也能这样做。当然也希望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更快乐地锻炼。”
“哇,太棒了!我们的孩子每天都需要这样的东西——对身体和大脑都有好处。”
类似的留言,不胜枚举,但共性只有一个——我们需要这样的校长,我们需要这样的课间操。
农村校长的“鬼步舞”
让鬼步舞进校园,这在过去,是哪个校长都不敢突破的尺度,大多都在国家规定的几套操里,随意选一个。
但年仅40的张鹏飞,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7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去临猗县城的南城广场跑步,看见有人在跳鬼步舞,音乐节奏明快,活力十足。当时就想,把这种舞蹈带到学校,学生们一定会喜欢的。”张鹏飞说道。
如今的孩子每天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一玩起来就是几个小时,缺少运动,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孩子早早就开始近视了,一般到了中学,就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带上了眼镜。
让孩子们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锻炼身体,远离手机,这是张鹏飞一直在思考的一件事。
可没收手机,强制他们做操,这样行吗?
张鹏飞所在的学校,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手机是他们和在外打工的父母唯一的联系渠道,如果强制没收,不仅会引发父母的担心,更何况,自己也没有这样的权利。
而在这些农村留守学校的课间操,大部分的孩子们也都不喜欢做,个个都敷衍了事,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下课的休息时间,学生们更喜欢相互追逐,打闹。
他曾组织过葫芦丝、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社团活动,但因为西关小学是农村里的学校,条件有限,没有专用的场地和设施,也没有专业教师,这些社团也就停了。
不过,张鹏飞还是觉得,不能因为硬件不好,孩子们就不会娱乐,也没有了丰富的课外生活。
直到2018年暑假,张鹏飞在县城广场闲逛时,看到一些人正在跳鬼步舞,回家之后,他就查找了一些鬼步舞的视频,觉得这种舞蹈“看上去很有动感”,由此萌发了将其作为学校广播操的想法。
就这样,张鹏飞推掉自己的一切应酬,每天晚上7点都去广场上学习跳舞。在此此前,张鹏飞从未接触过舞蹈。学习初期他不知道如何发力,练舞结束之后,脚疼到走不动路。再加上来跳舞的大多数都是女性,这也让张鹏飞时常觉得不好意思,有好几次想到过放弃。
不过,一想到“开学要教学生,如果我不会,又怎么能帮助孩子们呢?”最后,张鹏飞还是腆着脸坚持了下来。一个半月后,他终于学会「鬼步舞」,为此,体重瘦了十斤。
不过对于教孩子们跳鬼步舞这件事,学校的其他老师一开始的反应也有杂音,表示十几年了,没见过这样“荒唐”的举动。可毕竟张鹏飞是校长,他给老师们反复做思想工作,理由是“适当的活动会有利于孩子高效率的学习。”
后来,张鹏飞就专门制定了一套鬼步舞课时教程,先让老师们学,再教给学生们,会跳的学生教不会跳的学生。“舞团”成员也由最初的30多名发展到150名,再增加到400多名。孩子们对鬼步舞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渐渐的,课间休息时间,再也看不见追逐打闹,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在一起讨论舞步,互相学习。回到家,再不是拿着手机玩游戏,而是自己下载鬼步舞教程自己学,有的还拉着家人跟着一起学。学生的变化,老师们都看到了。由最开始的怀疑转为支持,再变成全体老师都和学生齐上阵,大跳鬼步舞……
“每天音乐一响,老师和学生们一起舞动,感觉整个校园都有活力了,孩子们都回归到了他们的天性,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张鹏飞说。
在张鹏飞的眼里,一个好校长标准就是学生和校长之间没有隔阂。
不仅仅是课间操
几乎所有经历过中小学教育的人都会想起自己当年的广播操,或是“雏鹰起飞”,或是“时代在召唤”,或是“第6套广播体操。”
当然,很少有人喜欢做这些操,大部分是跟着音乐随意摆划两下胳膊,从小学到中学,摆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
但偶尔也有例外,一是领导要来视察的时候,班主任会千叮万嘱:要展现出我们的风貌;二是各种缘由的广播操比赛,“先进评比”,班主任还是会千叮万嘱:要展现出我们的风貌。
几十年来,我们的教育变成了这么一种东西,它在变得越来越简单、狭窄,越来越教条、刻板,程序化。而且大家都自觉不自觉地使它延续下去。虽然当年自己也曾反抗过,比如,逃课,看武侠小说,看言情小说,想尽办法应付课间操、眼保健操的“小组检查”,但“反抗”的效果总不理想。
最近想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现在小学生们都这么喜欢流行事物,他们看快手,玩抖音,就像我们曾经,喜欢郭敬明、韩寒,还有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一样。
我想其中一大原因是,与传统教育的“程式化”体制下相比,这些要亲切得多,更有人的气息,更有生命活力。我们会发现自己从流行文化中学到的,比学校灌输给我们的,要有意思得多。
但如果可以换一种形式呢?让这些新鲜的文化进来呢?也许学生更乐于看到这些,而这些“新的模式”也并不会成为洪水猛兽,至少张鹏飞校长,就做了个示范。
一节小小的课间操,也许是松动了教育系统里延续几十年的“固定模式”,它告诉我们,学校与老师,给学生们的不能仅仅是压力,更多的时候,教育应该是一种魅力。
有人说,不仅仅是课间操,我们的基础教育里,还有很多需要变革地方——那些不允许你怀疑,不允许发问的课本,那些行政化的教学体制,那些有了“交易”的师生关系……
张鹏飞的“走红”提醒我们,教育,是标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摇篮,而每一个能够作用于这个摇篮的人,都应该想一下,怎样“摇摆”,才给孩子们更好的未来?
文章来自《校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