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自己走了一半的间隔年,我想我买的不是去印度的一张机票,而是一张通往内心的门票,一次和自己独处的机会,一段认真审视自己的时间。我慢慢地学会了和自己对话,知道了追随内心的勇气其实不是生而就有,而是需要后天努力习得的。
这篇文章想和大家聊聊如何不通过间隔年也在国内强大的主流环境里学会独立思考,放大内心的声音。
重新听见内心的声音
间隔年过了一半,我重新思考为什么要坐八小时的飞机来到印度,一个我父母口中“脏乱差、不尊重女性”的地方。其实我的间隔年也可以在别处,出国的一点好处在于让我和原来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了一段距离,而当地的主流价值也不至于左右我一个异乡人,所以一下子没有了那么多外在的声音指导我要过怎样的生活,没有那么多的同龄人压力让我向某个标准看齐。
是的,我怕当我还缺少让内心安稳下来的独立标准,我只能随波逐流。
所以我在这半年间慢慢尝试放大内心的声音,我不断重复着这个练习,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再次面对强大的主流,而我希望我的内心也可以变得足够独立和强大,在追求面包的同时有诗和远方。
间隔年是给了我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但认识自我归根到底靠的是个人努力, 所以我总结了过去半年的尝试,分享一下如何在纷繁的外部环境中认识自己、放大内心的声音。
每月反思总结
我会像记者一样问自己几个问题:你这个月去了什么地方旅行?认识了什么新的朋友?他们是怎样的人?你看了什么书?尝试了什么新东西?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感受如何?你又在生活中和工作学会了什么?然后用画画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好奇地向自己发问,因为我问得越多、问得越深,就越能鼓励内心去思考和表达。
每日“晨间笔记”
这个方法是美国的艺术家卡梅伦发明的。我每天早上起床后就先在A4笔记本上写满一页纸,就是天马行动,完全自由地写任何想到的内容。一起床就写是因为我们内心负责监控的小人还没苏醒,我们创作起来可以毫无限制。
这是我十分着迷一个练习,因为它格式混乱,我也完全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写下什么,涂鸦之间会出现什么有趣的联系,一不小心就和潜意识里一个又一个奇怪的想法撞面了。
情绪脑图
算是我自创的一个练习。源头是我在一段感情中发现了自己很多情绪问题,我会因为一件小事而发脾气,用冷战去惩罚他人。事情重复到一定地步我终于崩溃了,我变得很讨厌自己当时的模样,讨厌自己让情绪牵着鼻子走。
好在一瞬间的理智让我逼自己去整理情绪,于是我在白纸中间写下“Why emotional breakdown (我为什么情绪失控了)” , 在旁边依次写下导火索、事情经过、我的感受、暴露的问题、为什么我以前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问题暴露了有什么好处、我之后可以怎么做。
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我在左下角一个个地写下自己的缺点,我真的是边写边哭,特别难受,我差点不想写下去了,幸好没有放弃。
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想改变自己,我就必须先看清自己,然后接受自己是一个这样的人。
如果我想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就必须给自己一个机会,最好在不伤人的前提下,释放情绪,认认真真感受当下的自己,一定的情绪沉浸后我可以大方告诉自己这就是“嫉妒”、这就是“自私”,好的,我感受完了,我要走出来了。准确地感知自己,才可以对症下药。
负面情绪一定还会反复出现的,所以这个"情绪脑图"练习我做了好几次。每次情绪出问题了,我就逼自己通过这个练习冷静下来,我会存在抵触情绪,因为看清楚自己的过程可能很受伤。
但仔细想想,等我做完了这个练习,和那个“生气的自己”聊一次天,知道她怎么想的,我也就学会怎么跟自己和解了。
寻找人生目标
我高三的时候读过一篇传播过百万的文章,叫《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说的是作者在22岁放弃150万年薪回国创业的心路历程,如果你没有读过,强烈推荐你翻来读读。当很多鸡汤只鼓励你去“做你想做的事”,里面有一个练习是告诉你如何先”找到你想做的事”。你需要的只是不被打扰的一个小时,在大白纸上方写下一句话“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然后把任何在你脑海中闪过的想法写下来,例如“赚很多钱”“活抓林志玲”,你就一直写啊写,直到有一个答案让你哭出来。
这个方法简单粗暴,却帮助你去除你脑中所有”伪装的答案“,那些受主流价值、外界观念所影响的答案。当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的感情会抵达一个崩溃点,你一定会忍不住哭出来,因为那是来自你内心深处、最触动你的声音。做这个练习的关键是不要放弃,一直写,抵触情绪会时不时出现,但千万不能放弃。
高三那年,我看完文章后热血沸腾,但做了这个练习才十分多钟,我就放弃了。
随后的五年间,我还是不断地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转发这篇文章,说明里面提到的标签、欲望、人生目标等问题还一直困扰着这一代人。16年10月20日下午,我来印度两个月了,那天我经历了很大的情绪波动,把离职理由写满了一张纸,就是那个节点,这篇文章又再次出现,我认真重读了一回,那些话依旧打在我心坎上,但比高三那时来得更加强烈了,说的就是我当下的困惑,让我好几次泪崩。于是当天我就去做了那个练习。
写了整整两个多小时,直到天黑。
让我哭出来的是第36点,我写下的关键词是"Reborn"(新生)。我整理后用三句话说就是:“Reborn every day. Grow up like a baby. Dream big and taste the beauty of different possiblities.” 我希望自己可以每天新生,无论我是20岁还是80岁,都能像婴儿般一直向上成长。我能不设限,尝试不同的可能,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之所以觉得自己必须跟一个婴儿学习,是因为她每天好奇地睁开眼睛,牙牙学语,她不去思考这个东西难不难、自己能不能,她就是简单地去学;她大哭大笑,无拘无束;她摔倒了就爬起来呗,反正宝宝的伤口好得快;她哪管什么羡慕嫉妒恨和烦恼,第二天又是新的开始了。
这是一个拖了几乎五年的练习。而五年,也最终让我真正意识到外部的旅行(outer journey) 必须回归内心(inner journey),一切外在的人和事最终都是为了认识自己的。
“认识自己”是一辈子的功课,你越早开始越好。
“认识自己”也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方法很多,不必拘泥,靠的还是自己多摸索。相信只要通过刻意的练习,你可以把自己的内心调教到大声和你说话了,那哪管外面噪音再多,你都不会忽略它的声音了。
好了,下一步,
要怎么去“听”内心说话呢?
特别是当你做重大决定的时候。
人的认知是必然存在局限的,因此内心也一定会有犯错的可能,不要一听你的内心说什么,就头脑发热去行动了。
借用古典老师的一个例子,在你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最后还得是你说了算,但是,你不妨也听听其他股东怎么说,毕竟你一个人的生命有着很多人的牵挂。
更全面、更多维度的信息是为了减少你内心的误判,哪怕他们就是来打击你的。所以在做间隔年这个决定之前,我先和家人谈,每个人都来反对的;我也把“间隔青年”公众号里全国30个间隔青年的故事都读了一遍,了解这些过来人为什么去间隔年、又收获了什么;我和去过印度的实习生谈,了解在印度工作和生活的正反面;我和职场前辈谈,对比国内外的职业成长环境。
通过吸收更完整的信息、内部和外部声音的较量,如果所以你还是选择遵循内心,这时候你可以分析一下这条道路的风险是不是你可以承担的。
例如,我放弃国内的工作去印度间隔年有什么风险呢?(注:我的间隔年在印度实习)
1. 求职信息不全面,我缺乏渠道获知印度公司的真实样子,万一体验不好呢?
2. 收入只有国内的四分之一,钱不够花呢?
3. 印度安全吗?
4. 会不会浪费时间,让我落伍于同龄人?
我自己衡量了一下自己能不能应对。
1. 如果公司不好我就在当地重新找,至少我的简历和英语都不错,工作会有的;
2. 工资不够我还有积蓄,旅行和读书可谓是世界上唯二花了钱还觉得赚了的事,所以出去走走还是值;
3. 我独自走了十几个国家,有一定应变能力;
4. 我从小就比较自律,总想做点什么学点什么,所以我一定有办法让这个间隔年过得有意义。
好,风险是我可以承担的,可以去干。
但事实上,我的决策过程远没有上面说的一二三四那么爽快,我把在国内外工作两条路的利弊比较了很久,应该有几个月了,最后发现这样的计算是不会有结果的,既然两条道路都是我没走过的,我永远无法证明给自己看一条道路就是比另一条好。或者,我要做的不是去比较,去患得患失,而是认定了一条道路就认真地走,努力播种看能收获什么,如果那条道路行不通,大不了回头重新再选择,实在没有必要那么纠结,波折才是人生的常态。
或许你还会问,
“如果我内心没什么想法呢?”
那只能是多经历、多思考,如果你的热情、你的人生意义能这么容易被挖掘到,那也可能是“三分钟热度”吧。所以这也是我很喜欢去旅游的原因,越是旅行,越是发现人们过着的是那么不同的生活,什么奇葩都有。那些不一样的想法,会冲击我的固有的思维,给我新的灵感,现在我写旅游博客、拍视频也是路上受朋友启发的。
“我又不是间隔年,没你那么多时间去旅行?”
那就多给脑子一些外部刺激源,充充电,道理跟去旅游是一样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吸纳一些新的知识,每周做一件你之前没有做过的东西,一本没有读过的书,一部没有看过的电影,一次新的沙龙,一个新的朋友,这些都是你可以主动寻找的外部刺激,它们会告诉你一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活法。觉得有点意思?那就赶紧行动吧。
总结一下你可以“如何倾听内心”:
1. 尝试换一个新的环境,和原来的主流价值保持一段距离,可以给自己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
2. 不断做和自己对话的练习,让内心学会大声说话,不被外部噪音淹没
3. 承认内心的局限,全面了解信息,兼听,减低内心误判
4. 多给自己外部的刺激,了解不同的可能性,从而开拓想法
5. 始终有勇气追随你的内心,走错了也还可以重新开始
“追随你的内心”,这听起来特别浪漫,但其实背后隐藏了很多努力的前提,大量的读书、经历、阅人,让自己的内心足够丰盈和笃定,去做出独立、不随大流的判断;大量和自我对话的练习,去分辨他人的期许和内心的需求。
追随内心的勇气,不是我们生而就有的,但绝对是我们可以在一个个小尝试中培养起来的。
学习倾听内心,不断认识自己。
如果你可以做到这点,你未必需要一个间隔年。
如果你不努力去做到这点,给你一个间隔年也没用。
愿你我可以在新的一年里,拨开迷雾,耐心倾听,做一个足以人内心骄傲又害怕的决定,并坚持下去。
(《为什么我一毕业就出走》《间隔年邂逅印度》《你未必需要一个间隔年》是我对2016.08-2017.01的间隔年总结回顾,我会在今年3月重新回到印度,欢迎你继续关注我的间隔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