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PIXIU
双廊镇位于洱海边,海边有许多宾馆客栈。房间分两档:临水的海景房和普通房(开窗见不到海的房间)。据说旅游高峰时,前者的价格过千元,比后者高数倍。因我们错开了五一长假的高峰,客栈的房价优惠。
1、双廊古镇(4月19日)
午后,阳光明媚,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们踏着古老的石头街道,穿街过巷,寻找着双廊古镇和洱海每一个角落的美,脚步和心情无不放松。
许多客栈建在水边,舒适的小憩处与山水天然融合,一切都变得柔软轻松起来。在这样的时光里,不要再前进,静静地坐下来是最好的主意。喝点冷饮,来杯咖啡,晒晒太阳,是一种美;看看书,望望远方,是另一种美。固然如此,却总不如干脆躺下来,睡个懒觉,连梦也不想做,那样会来的更美。如果非要做梦,也全部是关于宁静的蓝的海的梦,我以为,这便是洱海给我们最大的享受。
海水在涌漾,风轻轻的,各色的花儿默然开放,不时有花香飘来,小鸟在身边飞舞。
假如我们能够像一只小鸟,抛却城市的喧闹与纷扰,偷偷地把自己关在洱海这个由山水编织的大笼子里,什么也做,什么也不想,相信是不会有什么报怨的。
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数千年前,双廊的先民们就能够把家建在如此特别的位置,真是有智慧!这里的人口不到1.8万,其中白族占了85%,风光旖旎,民风淳朴,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盛誉。
小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北有萝莳曲,南有莲花曲,前有金梭和玉几二岛环抱于双曲之间,这就是得名双廊的原因。
主街两侧小店云集,一切都显得那么古朴,那么干净雅致。保存完整的明清历史文化街区,散发着一股别样的味道,白族建筑独特大气,值得我们仔细观察。它们与北方的建筑风格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常说的“大理石”就产自苍洱地区。白族建筑的特点是:以石为材,不仅用于打地基,还用于砌墙、窗梁,“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正是以石建房、就地取材的最好证明。民居多为两层,外墙以白色为主调,墙心留白,飞檐串角,配以不同的勾线、雕饰、彩画、泥塑,显得清雅大方。
屋檐下的茅草,是为了冬季保暖,夏天引雨而下,还是纯粹的装饰?不禁让人想到了藏式建筑惯用的茅草层。
白族是我国第15大少数民族,自称“白人”,元朝以来称为“民家”,现统称为白族,主要聚居区为云南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先族为4000多年前生息于洱海周边的昆明土著人、河蛮人,与外来的氏人(由青藏高原南下)、羌人、滇人、中原汉族等融合,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民族。历史上的南诏、大理国全民信仰佛教。因此,在缅藏及中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文化,其建筑风格即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包括我们路过楚雄地区时见到的民居,无不映射着东南亚建筑、西藏及中原建筑共同糅合的影子。
街面的背后就是湛蓝的洱海,或穿行于人来人往的主街,或深入旁支小巷,或漫步于洱海之滨,潮湿的空气和鲜花草香是双廊永远也不会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充盈心间,令人仿佛在梦中。不时,还有白族小吃的香味勾着我们的心,不禁要驻足留恋一番。
脆皮烤猪甚是壮观,猪身长达1米多。看起来皮脆肉嫩,肥而不腻,在街边冒着香气。不时有人请店家割下一条,然后带着一种满足感离去,看来为店主担心整只猪当天卖不完是多虑的。
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由鲜花簇拥着,小店的物品堆到了门外,琳琅满目,各具特色。是不是该挑一件心怡的美物买下,作个记念?
鸡血藤,可入药可食用,更可作为饰品。老藤条经过清洗、烤弯,便可做成手镯,是为藤镯。它是藏族最古老的饰品之一,藏语称为“巴”。如今,天然稀缺的藤镯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据说,最珍贵的藤镯是由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埋在地下12年的鸡血藤制作而成。因产量稀少,已经受到开采限制。藏人认为,藤的节是空行母之化身,殊胜无比,能够辟邪保平安,因此鸡血藤作为首饰传承至今。
古拙的陶制品让您想到了什么?不必用它盛水喝茶,也不必报怨它们的手工不精巧,摆在哪里,哪里就是一种无言的风景,也许这样就足够了。
沿街前行数小时,不知不觉间来到了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艺术空间(月亮宫)。它就隐藏于曲街小巷、绿树花丛里,从外观看并无特别之处。一侧是众多的民家建筑相依,另一侧则是蓝色的洱海。
杨丽萍出生在大理一个白族人家,从小酷爱舞蹈,以云南“孔雀舞”闻名于世。太阳宫和月亮宫是她在洱海边的私人寓所。有人这样评价说:“一直以来,人们将这位从深山里走出来的神秘舞蹈家称为巫女--一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人,东南亚的观众更称她为舞神。杨丽萍舞的纯净柔美、独一无二,她是一位真正至情至性的舞者。”
更多的人惊叹说,杨丽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的神秘。其实,这种神秘就来自于她的生命全部由孔雀的美与性灵组成。
太阳宫和月亮宫向游人开放,但有最低消费,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因此只能列些网上的照片欣赏。
月亮宫的旁边,山形竦峙,一棵大树伸展于云海巨石之上,显得优雅特别,好似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婷婷欲飞,守护着“孔雀舞”的主人,也守护着热爱这片土地与山水的人们。
绕到月亮宫的侧面,拍下此照,它正是房子的主人品茗会友、临水赏月的场地。
登高回望,双廊镇美丽如画。月亮宫的位置就在玉几岛的尖端。对面若隐若现的白线虚影,就是大理古城。
由双廊到大理古城,需要绕洱海半圈。整个洱海周长120多公里,沿岸散落着众多的渔村,小普陀岛、喜洲古镇、周村、蝴蝶泉等景观,风光各异。
沿滨海大道,环行一圈是许多骑行友的选择。且行且歇,累了在途中的小渔村住下来,洱海的每一处自有它不同的美。因此,这里也是婚纱摄影、热恋情侣的理想之地。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对那些不想到处奔波、只想选一个地方静静地呆几天的旅者来说,品茶发呆、看云看海,漫步听鸟叫,同样不是什么奢望。
租个自行车,不求环海一圈,只求随便转转,或者到10多公里外的挖色镇赶赶白族人的早集,又何尝不是一种考察和体验、自在与放松?
许多人开玩笑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味的地方,到别人活腻味的地方。”细想,这句话颇有哲理,它似乎在告诉我们:旅行不单是拿来游玩的,是拿来体验生活的,而生活原本就是因真实忙碌而精彩起来的。
傍晚时分,落日斜照,洱海波光粼粼,云天辉耀,树枝映衬着蓝天,云影绰绰中是谁在吟咏着一个一个古老的传说?
华灯初上,双廊如一位忙碌了一天的白族姑娘,悄然歇下,展出她应有的优雅气息。
饭店餐馆前,游客们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要一杯冷饮咖啡,吃一份烤串,尽情地享受着双廊的夜。
它的夜是迷人而火辣的,仿佛有说不完的情思与故事,其魅力就在于白族居民独特的民风民俗。看,就连那烤地瓜也是需要蘸着辣椒粉来吃的。
是夜,在古镇闹中取静的海村饭店,要一份农味黄焖鸡、炒野生菌、木瓜汁炖鱼、清炒瓜丝,边吃边赏景,再来一杯冰啤酒,看窗外洱海波光潋艳,何不快意?
潮湿的空气似有似无,涛声忽高忽低,不忍离去的落日放着最后的一抹光辉,这是洱海的黄昏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五彩的云霞,映着粉墙画壁,身着民族服装的白族老人,笑语盈盈。她们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又有什么不同呢?关于这些迷题,我们会在游大理古城时再次品说。
回到住处休息时,发现明新客栈的店牌如此显眼,仿佛在暮色下指引着它的客人们不要迷失于双廊的街街巷巷、花团锦簇里,找不到归路。
半夜起来上厕所的时候,竟忘了是住在海边,以为是在家里,后来禁不住乐了。“千万不要在迷迷糊糊中推错了门,一步跨到洱海边!”
2、洱海的早晨(4月20日)
早6:00,一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从广播里传来,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于是再次奔入双廊新的一天里。
街上很静,游客还没到,只有当地人在清扫路面。鲜花盛开在街旁道边,檐前廊下;小鸟也在房梁、枝头、云中穿行,啾啾欢叫。突然间,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袭上心头,它让我想到了小时候过着的柳条飘飘、篱笆泥舍的生活,还有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鲜花在竟相开放,不知疲倦。也许它们睡了一夜,也许是兴奋了一夜的,如今只想迎着初升的太阳把最美的一面献给新的一天。
一位近70岁的老人摆好小摊,开始用木炭生火,准备售卖油煎豆腐。从他口中得知,从枝下倒垂下的黄花,名叫蔓陀罗。它们简直像一个个倒垂着的金钟、锁呐,或者说小金号,足足有尺把长。
历史上,双廊是一个小渔村。此刻,已有渔人打鱼回来,正在窗外的海水边清理小鱼小虾,时间是清晨6:20。
晨光下的洱海是那么的静谧朴实。听说15公里外的挖色镇有一个专门的集市,是本地区最大的集,热闹非凡。
远远地,一位女子背后背着一个婴孩,沐浴在晨曦里,一幅难得的画面来到面前。正当我按下快门的时候,她似乎发现了,这回眸远望的一瞬恰恰成了最想要的风景。
水边各家的客栈都是自有格调,但是无不以柔软、舒适、温馨为主,感觉比我们住的客栈还要有诗意。那轻巧的竹灯随风、随垂下的藤条和柳叶一起悠晃,是时光的影子,还是两颗驿动的心?难道是唤起童年记忆的风铃?愰然间,它们与海水的微波同谐共振在一起,如《苗岭的早晨》奏响了曲子。
花开处尽是幽幽,心到静时也悠悠。门外,是还没有散尽的朦胧的月光,还是羞却的珊珊迟到的晨光?也许,它们都是,一半是月光的朦胧,一半是晨光的迷离,二者混在一起,是那么的幽柔,又是那么的不可捉摸。
幽柔的让人不想离开,不可捉摸的让人反生好奇,只想静静地坐下来,好窥探那初生的阳光是如何接替月光,悄然成为白天的海的主人。
几棵老树沐在水中央,宛如携手可亲的姐妹,招摇着她们的端庄与秀美;又似守护神一般,护着生息于此的万物生灵。
李氏大院的门前,小花烂漫,露珠点点,热切期盼着还没有醒来的蜜蜂、蝴蝶早点光临属于它们自己的世间与欢乐。
海边的晨光比街道上要暗些,几只鸳鸯在戏水,岸边林木披纷,绿草低矮茵茵,半黄的枯草夹杂其间,显示着春天还没有完全唤醒这片刚从冬天苏醒过来的土地。黄绿相间,绿多黄少,昭示着一份生命与力量的对比。
有些逢春的古木还没有长出绿枝细叶,它们是不是如一个个驼背的老人,弯腰窥探着朦胧初醒的、笼着薄纱的洱海的秘密?是一片忘忧湖吗,还是一片灵魂的港湾?为何这般的优雅与神圣!
随着阳光的增强,白族人的建筑越来越清晰明艳,看墙上的木船仿佛行进在红花簇拥的海上,木桨四动,告诉人们,人生的美好就在前方,一定不要停桨不前,加油!仔细观察,船下的背景墙刻着一行行的花纹,难道不是细波涟涟的洱海?如果说天地间有两个洱海,除了地上的洱海,天上没能找到,那么另一个洱海就一定是指浮在空中的这个!它们是白族人心中最美的圣海,不是吗?
上午9:30,双廊镇已从昨夜的酣睡中完全醒来,迎接着新一天的客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游客从四处纷涌而来。与之相反,我们从古镇出来,沿环海大道,向60公里外的大理古城而去。
再次回望双廊,青檐与白墙搭配,古朴的建筑与辽阔的海相映,它们共同组成一幅沉思中的画卷。对面的影线处,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大理古城。相信在那里,可以看到大理的另一种美。今天已是4月20日,洱海像一个梦,让人几乎忘掉了时光的流逝。
3、环海风光(4月20日)
我们一边环海前行,一边欣赏着沿途的渔村风光。准确地说,洱海不是海,只是一个高原淡水湖泊。从空中俯瞰,外形如同耳朵,亦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按白族人的习惯,他们把湖称为“海、海子”,包括藏族人所称的“措”(如纳木措),它们都是大湖和水域的泛称。
岸边,随时有游人停下车,急匆匆奔向这片清的诱人的海。4月,下水嬉水尚不到时候,但又有几人在乎这些,或者说能够禁得住它的诱惑呢?
海水清澈见底,一览无余,因湖上禁止行船,环境保护的极好。晨曦与雾气交融,天际空濛,没有一丝风,却因何飘来阵阵的思念?不禁想起了戴望舒的一首诗,此刻的光景“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我以为,这辽远的海的相思,就是心头飘来的那阵阵春的相思……
是谁在驻足停留?又是谁在不舍离开?快不要过多的遐思,快规划一下如何在盛夏再来一次。相信在如此清透的水里,尾随在鱼儿后面,畅游一番,漫无目的,那才是最为切实的举动。
出双廊,过挖色镇,经小普陀岛、罗荃半岛(爱琴海),至下关站,就到了洱海的南端,期间一直走的都是南行的环海东路。从下关开始,折向北,再行环海西路,就离大理古城越来越近了。
途径的小普陀有一个传说:相传观音开辟大理坝子时,在海面丢下一颗镇海大印,即为小岛,以镇风浪,保护渔民。因此,人们在岛上建起观音阁,以示感恩与纪念,并把岛边的渔村取名海印村,将观音阁改为小浦脱,意为“观音修行之处”。
友情提醒:从双廊到大理古城,一定要走环海公路,如果依导航安排走大丽高速,就会错过饱览洱海沿岸风光的份儿。比较下来,沿岸的风光在双廊至挖色一带最为美,因此建议大家在双廊住下慢慢欣赏,不推荐在小普陀附近住宿。小普陀是一个“袖珍岛”,周长只有200多米,估计也就能容纳百余人,坐船登岛反不如在沿岸走走。这里和双廊比起来,是要失色许多的。不过,如遇上云雾缭绕的良晨佳日,小普陀便成了梦幻般的世界,如浮在仙境的月宫,故有“岚霭普陀”之景。每年的11月末至次年3月,可见海鸥翻飞,那时正是海鸥来洱海越冬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