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7
写信的习惯,在后来也延续过一段时间,但慢慢就减少了,在我的记忆中,后来最多的时候是给女儿写信。
现在回想起来,和女儿在一起的那些日子里,在和她的沟通中,写信这个方式很可取。当她上学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后,有些沟通,我们采用书信来进行。
女儿小学毕业时,她在初中的学习中,面临中考前,要去上大学了,参加工作后,要独自租房子住,……
这样一来,我们想表达的意思,通过书信进行了完整、全面的表达,而她也慢慢的理解,体会到我们的用心。这样的沟通,还避免了面对面的冲突,没有因为互相不理解或表达时着急,而让事态演变为另一种局面,无法收场。
在她学习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阶段,我们都写了书信给她,既表达了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态度,同时,也给予她积极的鼓励,让她能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拿出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我看来,每一次这样的表达和沟通,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在女儿上初中时,那一次我们记忆深刻。
临近中考,我们和女儿一样,每一天不是在过日子,而是在熬日子。极度压力下的焦虑、等待和陪伴,扰乱了我们生活的正常形态。
我们的生活完全变形了,甚至连吃饭呼吸都不能是正常的速度。我们有的,都是每一天的小心翼翼,一颗始终悬在半空中没有着落的心。
再这样下去,我们连自己都要失去了。当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问自己,我们能再为孩子做点什么呢?
我们想有一些表达,但言语也会显得苍白无力,加上在这种状态下的交流,就算是刚开始设定好了交流的思路,可是话一说起来,总会不知不觉中跑偏方向,越说我们心里越没有底气。
我们心里想得太多太乱,我们甚至不敢和女儿面对面看一下,或是温柔地抚摸她一下。这时,我们想到给她写一封信。
还好我们和女儿之间有一封书信的位置。
面对着女儿成长中的烦恼,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心中所有的贪念,开始关注起女儿的感受,想在最后冲刺的时间里,少给她一些压力,多给她一些生活上的关心和爱护。
这封信,我们希望不要给女儿带去困扰,也不要惊动到她,只希望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能让她释怀我们,释怀这次中考,我们就知足了。
最终女儿如愿考上了市重点高中,这跟书信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交流和互动的方式,让女儿后期的备考和应考有了一个平和而稳定的心理状态。
这时,家里的气氛也逐渐缓和平静了下来。
(未完待续)
写于2024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