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炎热的仲夏,我踏上了赴山东菏泽曹县的火车,7月21日那天,正式赴韩集镇中心小学进行支教,成为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启明星计划支教队中的一员。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支教,短短的这几天,更加坚定了我让公益成为一种习惯的决心,也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安排了举行升旗仪式这个环节,这天一大早上,同学们相聚在操场,伴随着徐徐微风与明媚的阳光,同学们齐唱国歌,在升旗仪式时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校长致辞道:“这盛世需要你们年青一代的接力,期望你们同支教老师们一齐,愉快学习、共同进步,向着红旗指引的方向,争做时代好少年。”我们听到后都倍受鼓舞。此次前来,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知识,更希望能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让党性深入每个小朋友的心中。
这里的孩子们很好学、认真听话,每当上课时看着下面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便迫不及待想把所有会的知识都教给他们。有时候我觉得,他们才是我们的老师,孩子们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教会他们的要更多。社会实践活动,向来是双方共同成长,此之谓“教学相长也”,我深以为然。比如,在这里,我们教授给他们知识且专业性有限,但是他们教会我们的是要学会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包容同学之间的差异,摒弃对所谓“坏学生”的偏见,分享一起进步与游戏的喜悦,收获社会实践的满足。
作为支教队的一员,我也参与到了我们队设置的家访与调研网瘾环节中,在我们走访同学的家时,一个老爷爷带着家里两个儿子的四个小孩,孩子们都很活泼,在谈到孩子的学习时,老爷爷提到孩子平时几乎不上网,也不和别的同学一起出去玩,而且一回家就学习。我们便建议他在这个年纪,应该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宝贵的童年时光提供绚烂的回忆,被家访的这个同学认真听后有所改变,这正是我们想看到的,最好的结果。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更细腻的情感。我认为,每一位孩子无论年龄大小, 他们需要被尊重、理解。一次,我布置了一份作业—“介绍自己”,一个孩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脾气很暴躁”,我当时看到后很惊讶。而在另一份作业“想对老师说的话”中,他写到爸爸会经常抽烟,喝很多酒,经常在外面吃饭,只有姐姐偶尔会和他玩。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往往很大程度上收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他们有的因父母外出打工所以一年也很少见面,渴望陪伴,有的因家庭特殊缺少安全感,所以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有一个孩子写道,“这几天,您已经教我们到第二课的课文了。谢谢您已经教了我们很长时间。”让我很是感动。短短的几天,我们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欢笑与泪水中共同成长。
七月二十六号那天,我们班三年级的孩子激动地对我说:“老师,你看!”只见他手中握着指尖陀螺,兴奋地给我展示,那陀螺在手心飞速旋转着,飞转出针织的梦。他们喜欢在操场上奔跑,在窗外,我听见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近处的绿草坪传来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声,我感受到了洒遍心间和煦的阳光。我想,如果时光定格在这一刻该有多好。我们拿起相机拍了好多照片,有老师和孩子们合影时的笑脸和“标准剪刀手”,有手工课上孩子和举起的折叠好的花朵成品的合照。我们将与孩子日常的点点滴滴刻进相机,而照片会因其中倾注的感情而非比寻常,这些便是青春里最宝贵的记忆。
支教之路漫漫亦灿灿,从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深深明了我肩上的责任,既然选择了异乡支教这一条路,就要坚持下去,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尽管这里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好在他们一直保持着孩子的最质朴、最纯粹的心灵,“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我相信,萌动的生命,就算在明媚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也会仍旧生长出绿意来。孩子们的未来拥有着万种可能,愿他们的青春如花般绽放,热烈而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