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我魂牵梦绕的一道菜叫辣子鸡。
初中的时候我在奶奶家寄读,我奶奶是膳食搭配的高手,一般饭吃得差不多腻了,必有饺子馄饨,家常菜吃得没新意了,就会加大菜辣子鸡。
鸡一定要自养线鸡,砍成小块,待锅中辣椒和大蒜被香油爆香后,大火翻炒,炒到油香浸入肉香后端上桌来,凉一大碗苦菜汤,辣的不行了喝一口,吃起来没完没了。
说来容易,其实火候掌握不好,会让鸡肉和辣椒同时失了香味,真正让人一生都忘不掉的辣子鸡,入味三分,外表略被红油浸入,但不像今天餐馆里卖的一样沾满辣椒,还能透出鸡肉翻炒后特有的黄色。真正的精髓在带有鸡皮的肉上,一口下去,鸡肉的鲜嫩不失,辣椒的香味不过,还含有恰到好处的鸡油。从此我就掌握了一个诀窍:一味菜如果寡淡无味,就想办法给它添上油荤。
我的故乡在宣威,靠近凉都六盘水,是整个云南地区除了昭通外冬天最冷的地方。宣威东西皆有山,整个地区完全处于南北季风交错肆虐的风口,南风不来时,呼啸的北风吹得人懒于动弹。这个时候,我奶奶买来几斤羊肉,用蜂窝煤炉炖上,配以糊辣椒香菜蘸水(据说那时候还有大烟壳)一家人围坐炉边,就着散装包谷酒,先吃羊肉,再放蒜苗,薄荷,小瓜,最后是土豆,羊肉带皮,肥腻嫩滑,正好配贵州的糊辣椒。蒜苗,薄荷小瓜,却在鲜香里透出甜味来。土豆非要煮透,到快要融化,筷子有点夹不起来的程度,入口即化,又烫又面。
云南的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绵羊,据吃不惯的人说觉得相当腥膻,但本地人却觉得如今的羊温温吞吞,大概是缺乏锻炼的缘故,反而没有羊味儿了。直到今天,我依然觉得没有蜂窝煤味儿的羊肉汤锅,仿佛是假的羊汤锅。
初中毕业的假期,没有作业,连出去玩都玩得有些腻歪了。于是租了一套小李飞刀的碟来看,其时最火的当然是还珠格格,不过我这么直男,自然不看。为了避免跟我妈争抢影碟机,我都是白天刷剧。看李寻欢天天抱个酒葫芦凹造型,觉得帅毙了,于是偷偷倒点我爸的高粱酒,李寻欢喝一口,我就喝一口。
喝得实在寡淡,晚上我妈下班我就说白天在家饿得慌,其实是馋。我妈就在不知道哪位闺蜜那学了一招泡凤爪,用白醋,小米辣作以柠檬,花椒,配上芹菜,泡上一上午,酸辣味就入了骨,越辣越不能停手,吃到后面嘴唇都麻木的。凤爪没有剔骨,只能用啃的,这也有好处:如果不是慢慢的啃食,几口吃完,如何下得了电视,佐得了酒?
于是我爸妈下班回来,只见垃圾桶里森森白骨,高粱酒与日俱减,电视机前的碟片横飞,从小李飞刀,雍正王朝到少年包青天,实在没看的了,只好拖着看看还珠。好在我爸不怎么喝酒,等到发现酒没了,我都高中二年级,堂而皇之的可以喝翻他了。
大学时候大概是人生最馋的时期,我这样的重口味吃点江南小清新,实在是受苦。每晚在宿舍敲着饭盆要方便面自不用说,记得有一次生病,连打了几天点滴,忽然一个下午胃口大开,连呼数位兄弟去聚餐,点了传统大菜:湘味斋的墨鱼鸡汤。
湘味斋是我们校内的一个小饭馆,口气却大得很,门口大刺刺写着:天南海北,唯楚有菜!墨鱼鸡汤这种大菜,一般是重大场合,我们才壮着胆子点的,每次连汤都要喝精光。那天出了医院,顿觉龙精虎猛,喝了两瓶啤酒,干完一锅墨鱼鸡汤,竟然没饱,众人决定,为庆祝我大病初愈,再来一份,一顿风卷残云,又喝他个干干净净。
那时候的馆子大概租金和人工都不高,30元一份墨鱼鸡汤,已经是奢华体验,并无味精鸡精联合利华,鸡是真鸡,墨鱼是真墨鱼,即便每人分不了多少肉,汤的鲜味依然让人咂舌,汤面上飘的那层黄油,断没有吹开再喝的道理。
不过大学时代最令人吃一次想几个月的,是每次开学从家里带来的干货。干爹是回族,每次买牛肉必到回族老乡家里。自己养的黄牛,肉质精壮细腻,加盐暴腌后,放花椒辣椒炒干,制成麻辣牛肉条,随便炒炒就是让人欲罢不能,我每次回家,这是必带食品。同寝室兄弟带来他母亲用辣酱爆炒的肉酱,里面肉切成块状,几口下去,寒冬天也冒汗。这两款菜加起来,组成“饭遭罪”组合,接连一个星期,不用去食堂打菜,三个人聚在寝室,每顿轻松干掉半斤米饭。
我外公今年八十四了,一辈子不会做饭,但有两项拿手绝技:其一是煮葱花面,其二是煮鱼丸。他老人家十四岁从福建老家光着脚板出来,从一无所有,到如今儿孙满堂,七十多岁在街上遇到两个流氓抢劫一个姑娘还敢上去夺刀。
从前我们有假期的时候,自然都是要去外公外婆家的,饭菜是外婆做的好,但说到吃面,我们几个孙子辈的是异口同声要吃外公煮的,他在煮,我们就在旁边看:水烧开,下面,放葱花,调猪油,加酱油,少许胡椒粉,完了。那么简单的程序,但无论谁来,就是做不出那种香味。家里煮鱼丸,也是一样,外公一般都不参与烹饪的,但最后放调料,必定是他来,也不见他如何衡量轻重,拿起胡椒随便抖抖,味道就正了。
如今外公颤颤巍巍,已经不大走得动了,去年大病一场,见了我们就哭:“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不由得心酸,有时候我们都想再吃一碗他煮的面,可见他行动不方便,只好忍住了。
今天是我妈的生日,突然很想吃那个夏天吃过的泡凤爪,想问问我妈,您在天堂还好吗?还有奶奶,十二年了,毕业我吃了很多辣子鸡,再也没尝过您曾经炒出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