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是清秋,满眼桂花香浓。
弟弟离去已经一个月,父母依然悲痛无法自拔。我每每装作不经意,带两位老人出去到处转转,转移注意力。
知道感恩之心的事情是今年四月,马湖之边在我们的小群提出她的状况,知道我在江苏,希望能去了解情况,能给予更实质性的帮助。
我记得那时刚刚复工,疫情之后很多事情都发生变化了,我很想早日成行去泰州看看这位大姐,可诸事繁琐,一直都没有成行。
这次的缘分确实是8月20左右,马湖与锁心再次提及大姐孩子读书有困难的事情,我记得当时特别忙,也没有时间多说,就直接说,没事,学费我来负责。
8月24日我记得曾与感恩之心大姐聊天,让她放心。马湖、蓝颜也倾城和芳水述说了此事,芳水立即说,永欢,这笔捐助不可以你一个人承担,应该作为我们5A爱心基金会第一笔捐助,你负责落实即可。政委马湖也是立即响应。
遗憾的是我的弟弟8月25日出事,我不得不中断了很多事物,直至昨日方能成行。
去之前,我致电母亲,我代表团队去帮助一个大姐,您愿意和我出去走走吗?母亲一口答应,令我挺意外的。
上午去接父母时,父母准备了四大包床褥被服、衣物,以为是捐助贵州乡下,我劝说什么都不要带,等了解情况再说。
途中有朋友致电问我的去向,我并没有多说,倒是突然想起父母年轻时做过的善事。
那是1985年,父母尚在青海祁连山脉支边。现在的青海省门源县万亩油菜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父辈们支边数十载对那块土地最好的回馈。
门源的七月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养蜂人。
彼时,母亲在当地开了一个商店,卖各种食品罐头、茶叶白糖。恰逢天气冷或者下雨,(青海的夏季温差很大,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早穿棉袄午穿纱,晚上抱着火炉吃西瓜)养蜂人不舍得把蜜蜂放出来,可蜜蜂采不到花吃,就需要喂食白糖。所以常常有养蜂人来采购白糖。
那时候的人一般到商店买东西,都是没用现金支付的,基本靠赊账。我记得母亲有两大本账本,一本记载的是本队的职工的欠款;一本记载的是其他队或者流动人口的欠款。
发工资那天是小店最热闹的一天,各个赊账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都来销账。
可,到了还账的日子,养蜂人中的一对姚姓夫妻怯懦地迟疑着来到小店。一则告知母亲,他们今年收成不好,欠小店的860元货款今年无力偿还;二则三个孩子在老家读书没有学费和生活费,希望母亲能借1000元给夫妻俩渡难关,来年连本带息一起偿还。
1985年的1860元是一大笔钱,至少相当于现在的20万元人民币。
我至今不知道母亲当年是怎么想的,怎么敢答应养蜂人的请求。养蜂人一年到头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带着蜂箱跟着花期走,到底什么时候能还钱还真说不准。
可母亲稍作犹豫便答应了。只是母亲要了姚姓夫妻家乡的地址,亲自到邮局把钱汇给他们的孩子,姚氏夫妻也郑重其事写了借条。
第二年的夏季到了,满目的油菜花也怒放了,往年的此时姚氏夫妻早已回来了,可母亲望眼欲穿也没有等到他们夫妻。没多久倒收到书信一封,一方面对母亲表示了感谢,另一方面在随同同乡去云南放蜂,今年就不过来了,但欠的钱会陆续还上,随信夹带了十张十元的钞票。
此事,母亲当然免不了被父亲数落,母亲有些懊悔和沮丧,但还是觉得人家有困难才不过来不还钱的,再说,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够不读书呢?
转眼第三年到了,期间养蜂人姚氏夫妻倒一直保持着通信。不过那时一封信到母亲的手上一般需要一个月有余。姚氏说好了今年肯定过来,今年卖蜂蜜及蜂巢的钱一定全部用来还款。
正常六月底就回到青海门源,信里也是这么写的。
七月的门源,油菜花开得如火如荼,其他养蜂人均已先后来到我们农场,唯有姚氏夫妇依旧没来,母亲有些坐不住了,恰好有养蜂人的同乡兼同行来小店买东西。询问之下方知,姚氏夫妇在云南放蜂时遇洪水冲击不幸罹难。
母亲很难过,不仅仅是因为欠款别人一准还不上了,更因为可怜三个孩子无父无母了。
不过,事情不久后母亲又收到来自养蜂人姚氏家乡的信件。信上的字很稚嫩,大致对母亲的帮助再次表示感谢,另外父母虽然不在了,但知道还欠阿姨、伯伯的钱,以后有能力了一定偿还。
母亲回信,人走债了,不要放在心上,好好学习,有困难就告诉阿姨,随信又夹带了五张十元面值的钞票。
再后来1993年,父母为弟弟退伍回到江苏就提前病退回乡,与姚氏的孩子们就断了书信。
2003年,就在我们所有人都忘记了这件事时,养蜂人姚氏的三个孩子居然通过青海省司法厅劳改局人事处取得了父母亲在常州的地址。电汇了2000元人民币,并写信说了很多感激的话。
2003年,我记得我们做子女的对父母说,仅仅还了2000元钱,知道1985年的2000元和2003年的2000的差距吗?物价十八年上涨了多少知道吗?
可母亲却很欢喜,感觉没有白帮助他们,更觉得三个孩子特别有责任心。
真实的人生和故事不同,没有那么多桥段与迂回的曲折,就好比莲荷退却了霓裳,只余残叶瘦梗兀自在池塘里铺陈,并没有什么心事需要守候。
现实中那三个孩子后来的人生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当年信中结尾处的几个字“姚家遗孤跪拜”我一直觉得挺震撼挺揪心的。
在赶往感恩之心所在城市的途中,我和父亲母亲回忆起很多往事,父母亲不无自豪,他们并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淡淡地说:“那个年月,方圆50里,没有在咱们家吃过饭的支边的青年人少之又少,而且临到我们将商店沽清盘掉,不知道又抹掉多少人的欠款。”
我当然记得那些往事,父母亲一生乐于助人,以至于我们现在去青海故地重游,基本天天顿顿都有父母的朋友或朋友的儿女接待,这或许就是不经意间结下的善缘吧。
女儿是驾驶员,一则因为弟弟的事情,我最近状态不太好;二则也想带着女儿学习爱与付出。女儿听到这些往事很新奇,并表示有可能的话算她一份,我说你资格不够,先成为简书的会员,继而成为5A社群的成员,再为芳文小屋写稿件,她都被我绕晕了。
人生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我并未参透。
见到感恩之心,我们聊了很多,当然从未在简书露过真相的人突然出现在眼前,她既感动又吃惊。
我惊讶于她居住的环境干净明亮,如同她的人。从她的面容上不难看出她年轻时姣好的的容颜,说她肌肤胜雪一点也不为过。这样一个曾经美丽的人儿,因为疾病和无良的丈夫,就沦落至此,我不得不悲叹,一个人的命运那里就由得了自己!
我们聊了很多,因为牵挂父母,我并没有滞留太久,我只记得我含泪再三说:“不管怎样,活着总比死去好,活着一切就有希望,只有你好了,你的女儿才会好”
我想到了我的已经离开的弟弟,他素日最是心善,如果看见这一幕,也一定非常欣喜。
我是2019年10月6日因为偶然看到简叔在公众号的一篇文章,才下载加入写作日更的,期间因为工作忙碌断过许久,再次日更是因为这次的疫情。
我已经坚持了215天,我的目标是365天。
我不习惯别人对我表示感谢,尤其是感恩之心,我已经再三表明,如果感谢,需要感谢简叔,没有他,我不会来到简书;需要感谢倾城,没有他,我不会认识马湖;需要感谢倾城,没有他,没有5A文友群英会;需要感谢倾城,没有他,没有远在大洋彼岸芳水的助力;需要感谢马湖,在他的督促下,才能一步步落入实处。
我不需要感谢,如果一定要说感谢的话,我感谢感恩之心,不仅成就了我们的愿望与初心,更将5A文友群英会及芳文小屋团队的小伙伴们情感升华、凝聚力高涨,均表示愿意努力写文、努力上榜,所有返贝愿意全部助力公益!
秋水无痕,明月留光,世间缱绻之事,落入你我凡夫的眼里,就是千丝万缕各种缘缘和合的纠缠,也许,这也是爱吧!
谨以此文献给简书,献给所有的爱心人士,献给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