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凌
“啥?不是开玩笑吧?”
随着电话那端肯定的答复,啪嗒一声,手机掉在了地上,大刘噗通重重坐在沙发上,大脑一片空白,妻子从房间走出来,问道:“怎么啦?”
“大周不在了,他还不到50呀。”大刘喃喃地对妻子说。
“那他欠咱那20万元咋办?”妻子担心地说。
“前几天大周给我发微信说一周后来找我,请咱们吃饭,再把钱还点。谁知现在,唉……”
夫妻俩相对无言,大刘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原指望大周这20万到账,打发几宗外欠账,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大周正当壮年,怎么就……多年的好朋友啊!
第二天,大刘和妻子携礼金前往大周老家悼念时,得知他去年生意亏损,妻子与他离了婚,市区的房子给了妻子。今年刚有起色,谁知就突然离世。老周家四代单传,如今,老家中仅存七旬老父与二十余岁的儿子,老父从企业退休工资微薄,儿子刚毕业正找工作。大刘见两位痛苦哀泣,只好安慰一番而后离去。
半月后,有上游合作的公司不停上门催账,大刘派出去收账的业务员无功而返,大刘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和妻子多次商量之后,无奈只好再次驱车前往周家。大刘与大周交往三十年有余,感情犹如兄弟。当时大周遇到紧急情况,打电话给大刘,问可否借款20万以渡过难关,大刘见好友求救,未有更多思忖,就通过手机转账给了大周20万。当时未有留下借条,只保存聊天与转账记录,可证明其欠款。虽有证据,大刘夫妻仍担心周父与小周或不认账或找借口逃避责任,连日来夫妻俩忐忑不安,设想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谁知周家爷孙查阅证据并核对大周手机后,即刻承认欠款。周父说:“人亡债还,为我儿子信誉,我们爷孙愿意承受,即便需要出售房产,也不能让儿子受责备而泉下不安。”当天晚上,小周前来见大刘夫妻,说自愿书写补充借条,经与爷爷商量表示准备售卖祖居还债。
大刘夫妻不想周家爷孙竟有如此决定,深受感动,彻夜难眠。大刘与妻子在悼念大周时到过周家,那是一处富有家族记忆的历史悠久之宅。夫妻二人商议后决定,周宅毕竟是一家之本,怎可卖掉?卖掉后周家爷孙栖居何处?眼见小周诚实可靠,且刚大学毕业,有一技之长,打算让其在工厂工作,每月工资暂定8000元。而周父身体健朗,可以负责看门,月薪3000元。次日一早,夫妻俩带着礼物前往周家,告知爷孙二人这一打算。
大刘说:“20万元的债务现在暂不追究,你们先好好过日子。有多余的钱每年给我们一些,一万还是两万都行,我们不嫌少。别太担心啦。”
周父激动地握住大刘的手,感激地说道:“你们夫妻是我们爷孙俩的救星,真不知该如何报答,老头对不起你们了!”他拉过小周,叫小周给大刘磕头。
大刘赶紧扶起并说:“不是我救了你们,是你们的诚实和善良拯救了自己,咱们共同努力吧。”
周父和小周很快办好了入职手续,周家爷孙很是敬业,小周还搞了两项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周家爷孙陆续也在还着大周的欠账,几笔多年的外欠账也到了公司账上。这不,有一天,爷孙俩来找大刘,要请大刘当小周婚礼的主婚人呢!
作者简介:王雪凌,笔名花解语,毕业于郑州大学,曾编著《范仲淹家风家训小故事》《花解语文集》等,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