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说起冬至,不能不说张仲景。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记得原来和婆婆在家,每年冬至前一天就开始吃饺子,美其名曰“温冬”,怕是被寒冷冻了耳朵。到了冬至当天,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主食,再配以醋、酱油、香油、蒜汁下饭,是再美不过冬季补品。而今年,眼看温冬已过,冬至来临,我的饺子在哪里呢?记得去年冬至,单位里一个老友,极喜欢吃饺子,竟有迎冬、温冬、冬至、送冬之说,日日饺子相伴。说来不足为奇,他们那个年龄的人(50后),不光对饺子,对好生活,好食物,都有一种畅想吧!不是曾经有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顿顿吃饺子,天天吹喇叭”的期盼吗?想想也是,屋外是凛冽的寒风,抑或夹带着雪花,挂得窗棂呼呼作响,屋内热气氤氲,灯光微暗,邀一两个老友,斟点儿烧酒,来盘饺子,轻言慢语,聊聊今年的收成,市场的光景,东邻儿子的稀罕事,西舍老太太的糊涂经,怎会不是一种享受呢?谁都愿意来一个冬至四部曲吧?


       儿时,饺子承载了多少美好的记忆。住校的日子为了吃上饺子,往往是冒了寒风回家,浑身没有一点热乎气儿,总是暖上好久才能暖和起来,即使是这样,每次妈妈一呼唤,还是禁不住诱惑跑回家里来。记得初中复读那一年,课程紧,离家远,一个冬天也没有回家几趟,那年冬至,班主任王老师留我吃了顿牛肉饺子,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做了毕业做了老师,一次培训中见到王老师,虽事隔数年她依然魅力不减,聊起那次吃饺子,都感叹岁月流逝无情催人老,不老的大概是那份情义了。

   今年冬至再次来临,依稀飘起小雨,更是增添了几分寒冷。回家吃一碗妈妈的饺子,就是我的奢望了,可以吗?大概,今年我的耳朵要冻坏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 孤峰独影 周五就是冬至了!咱不能光吃饺子啊,给孩子们科普一下冬至的由来和传说吧,文章最后补充...
    辉之不尽满园桃李阅读 2,564评论 0 8
  •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
    沁文绘本工作室阅读 313评论 0 2
  •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
    李虓酒评论阅读 2,124评论 4 32
  • 今天是读书第十天了,过了今天就会有新的内容等待我们去剖析,去学习,说心里话,虽然再坚持读书,但是对圣人的理...
    梁书瑜阅读 417评论 4 1
  • 当我站在你面前的时候 千言万语化为一句短短的 我爱上了你
    一个肤浅的人丶阅读 164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