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女兒剛出生時,只覺得,這要幾時她才會長大!隨著時間流逝,又覺得她長大的太快。回頭看看,我是比較理性加感性的陪伴了她到現在,快十一年啦!
理性上,我沒用用電視或iPad讓孩子保持安靜,特別是在與親戚朋友吃飯聚會時,只給孩子一個iPad打發了,是被我認為對孩子極不負責的行為。她小時候,我會讓她帶著她心愛的玩具,現在就是帶一本書,並告訴她:「大人難得見一面,一定會聊一陣子,我也知道你會覺得悶,但是請你理解。」從她很小,我就會告訴她即將要有的事情,譬如,我要出門,把她留給外婆,我會告訴孩子,媽媽在錶針大概到哪裡的時候會回來,從不騙孩子說媽媽一會兒就回來,或媽媽不走,趁她不注意溜走。我尊重她,取得的也是她對我的尊重和信任,這個過程是要從很小開始累積的。對於懲罰,兩件事必罰:撒謊、不尊重長輩。但是我不獎勵孩子,其原因是,獎勵久了孩子會為了獎勵而做事,她需要的,有沒有做錯事,我都會買給她。孩子打碎或弄壞東西,第一時間先問孩子有沒有傷到,再分析是有心的還是無意的,有心的,就要批評或罰;無心的,就讓她小心就是。東西是身外物,不要太刻意,孩子是任何物質也換不來的。孩子任何事情做的有了成績,會表揚,但是不過分誇獎,過份的誇獎,一直誇,等到孩子長大了,出了社會,發覺自己沒父母誇的那麼好,就晚了。會讓孩子不同年齡段,接觸其時事新聞,讓她知道這個地球上並非童話世界,是有饑餓、戰爭、暴亂的,而她幸運在不饑餓的環境,無戰爭的年代。在她任何想和你分享事情的時候,尊重的放下手上不重要的事宜,看著她的眼睛聊一聊;或告訴她自己在忙於什麼。在孩子願意和你溝通時,去尊重她!
感性上,送她上學的分別,是要擁抱的;晚上睡覺前,是要親親的;她傷心了,是要摟著的。同時,我不在孩子面前故裝堅強,傷心了,我會哭,並告訴她為什麼;看了好笑的笑話,我會和她分享一起哈哈。該扳起面孔時,才扳起,無須永遠扳一副嚴父嚴母的樣子。
學習文化固然重要,但非每個孩子都是學習的料子。孩子能學,就培養其文化知識;真心學不進去,培養一手藝將來得以謀生就好。智能手機或pad越來越方便了,用其方便之處,不要讓還分辨不了世事的孩子沈迷於智能機器方便以外的東西。不要在孩子大了,才說:「後悔當初......」閱讀、做手工、學樂器、運動項目......太多事情和孩子一起去學、去做。首先,從自己本身開始吧,你有沒有「真心」陪伴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