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还是想偷懒,依旧到电脑里翻点旧文。
预警:易引战,本文仅个人观点,没有任何针对和恶意,观者如有不适请及时退场,见撕必删!
我对《谁可改变15周年纪念集》有种很奇怪的抗拒,头次听时,连第一支由两大高人联手演绎的幻影雾之恋都没听完,就以最快的速度关掉了播放器。
不是我对张先生有成见,其实严格说起来我还应该算作他的歌迷,但我对另外一个声音来沾幻影和雾之恋,实在是有点惧怕感。不知为何,除了ALAN的声音,别人的声音都显的稍矫情,无法演绎出词曲中那份水晶般的纯情。
第二遍再听时,我发现我错了,因为虽然我仍听不习惯LESLIE在幻影雾之恋的唱腔,但惊觉这一首竟算是此张专辑中翻唱最入耳的之一(注:这首已成为我现在很喜欢的合作,顶级高人之间的辉映——2021.3.24),这是我听到张学友的《雨夜的浪漫》和许志安的〈谁可改变〉时得出的结论,我听到许把“为我捐”的“捐”字加了一个转折的升调时,忙不迭地关闭了播放器。
两次听都没办法听完,虽我尽力想接受他们,并努力告诉自己说:他们是在做一种积极的尝试,我不应该抗拒,抗拒说明我有偏见。但同时ALAN当年那纯净清新的声音无法拒绝地在我脑海中浮现,相较之下,我无法欺骗自己说新人胜旧人。
张学友是我尊敬的前辈级人马,可我就是受不了他吐字的方法,许的毛病也差不多,总之,两首歌经他们曲曲折折别别扭扭一唱,就是带不出ALAN那股纯情的味道。
今早起来觉得心情不错,又尝试着来听这个专辑,我下决心这次要听完,不过是十几首歌而已嘛,又不是十几个鬼,拜托自己别那么神经质了,要连这个都怕的话,满大街的歌我还怕不过来呢。
听啊听的我渐渐知道了难以入耳的原因:
发声方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用无比复杂的方式吐出每个字,仿佛不这样就会被人讥讽唱功不济,这可以用郑中基唱的〈最爱的你〉的第一个字“星”来说明,说老实话,我乍一听到他唱出这个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另外,他们对于单纯的一个音符一定会想办法变成两个,除了我上面说的“为我捐”的“捐”,接下来的歌几乎每首都充斥着这种做法:“他的替身”的“身”、“此刻闪得多明亮”的“亮”。。。他们陶醉于这种“深情缠绵”,而我每每听到时,却活象是正走在洁净的街上,却突然踩到。。。
也许不能全怪唱歌的人,编曲的人也该反省,正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音乐的纯净气质全然被遮掩,那滥用的技巧、造作的感情给歌曲缝制了一件件华丽累赘而没有生机的外衣。
还有一点:翻唱者可能太想和原唱一较高下了,于是使出浑身解数花样百出,结果却这样不堪。
唯一令我有惊喜的是,在〈爱的根源〉里,用粤语“陨石旁的天际”的谐音编了一句:ONCE UPON A TIME,这个倒和我童年听这首歌的感受暗合,那时我不懂粤语和英语,但直觉觉得这头一句象飘自异国或天外,用陌生的语言向我讲诉一个古老神秘的传说。这就是好的音乐才有的魔力:纵然你听不懂,也可以感知那气氛。
其他大部分歌我都不忍一评,说真的,没听到别人的演绎之前,我赞ALAN唱的好,完全是从个人的偏爱和情感的本能出发,对他的出色之处并没有理性和客观的认识,总以为这些歌这么好听,应该归功歌曲本身,却从没想到这些歌也能被唱得如此不堪,唉,实在是听惯了ALAN的唱,而宠坏了我的耳朵,变得不知对极品的演唱感恩戴德,被别人的翻唱刺激一下,方能领悟到ALAN的神妙。
这就是所谓的“没有比较便没有鉴别”,或“听起来容易唱起来难”吧。
ALAN是用心在唱,用天赋在唱,而他们是用脑和技巧在唱,当然后者也会有大把的拥戴者,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钟情天然。
这就象恋爱吧,我想象中有的人是用心和直觉单纯地恋爱,而有人是用手段进行“恋爱”,后者仿佛越来越多了,或年龄越大者中就越多,纯而又纯的东西本来就在这个世界上逐渐消亡,还偏那么容易随年月而流逝,试问谁可改变?
---------------------------
不是伦迷看不懂
如果抗拒请不看
-------------200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