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日更NO.43
前几天和朋友见面,原本美丽优雅的她一脸憔悴。原来是几天前她的女儿离家出走,夫妻倆急得发动亲戚四处寻找,费尽周折周折,终于找到了孩子。
孩子却哭诉:“我为什么出生这样的家庭,父母根本不爱我、不懂我;我对他们来说还不如工作赚钱重要,家对我来说没意义,我不要回家。”
听完孩子地话,朋友夫妻堵得难受∶“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为的是给她提供更好的生活生活;为她掏心掏肺地,她却说我们不爱她!”
亲子的想法反差怎么会这么大?
造成这种局面,源于朋友的早期教养。两口子觉得孩子还小主要是吃喝拉撒,还谈不上教育。他们认为目前主要是多赚钱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于是把孩子交给保姆,偶尔周末陪陪孩子。
孩子跟保姆感情好,特别亲。到了上小学,保姆家中有事辞工不做了。孩子哭得撕心裂肺,要跟保姆走。夫妻俩才猛然发现,没有陪娃成长,后果竟然这么严重。商量后,决定让孩子的妈妈从单位辞职,全心全意照料女儿的学习生活。
妈妈辞职回家后,发现孩子的问题不少,不仅仅是依恋保姆。加上之前亲子连接不够,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和孩子相处中矛盾冲突不断。
我建议朋友先不要急于纠正孩子的行为,而是先与孩子连接,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系在什么都在,关系不在,什么都没有了。
我们可以把爱的五种语言运用在亲子关系中。留心观察孩子,这中间有孩子爱的线索,及时鉴别、判断孩子的爱语,我们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爱,以孩子想要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
1、肯定的言辞
孩子会告诉你,“妈妈,这个牛排煎得不错!”、“这双鞋我喜欢!”,孩子告诉你的时候,就意味着你的爱他看见了,而且需求被满足。
要及时回应孩子,赞美、鼓励他,比如“你喜欢吃,妈妈也很开心,说明我的厨艺进步了。”“喜欢就好,我爱你”“你最近的字写得端正,你进步了”……这些回应让孩子也能够感受你的爱。
肯定的语言能表达爱也传递爱,让爱在亲子之间流动。
2、投入的时间
当孩子拿着书、玩具过来找你,让你陪他玩耍,或者和父母分享自己最心爱的东西的时候,这是孩子爱的表达。我们要尽量放下手中的事情,和孩子玩。
这个时候孩子才能单独拥有父母,真正感受的爱,这也是孩子喜欢、享受的时刻。
平时,也要抽时间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情;或陪他运动,玩游戏,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3、接受礼物
礼物是爱的视觉象征。在孩子生日、节日送一份礼物,特别是精心准备、有特定意义的礼物,这些都是可以给孩子惊喜和及时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
孩子会觉得我受到了重视、被关爱。礼物不一定很贵重,如果是孩子喜欢就最好,关键是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
4、服务的举动
孩子希望你为他做什么?要及时回应孩子,让他感觉自己是被支持的。比如孩子想让你一起完成一项科技小制作,力所能及的事情最好让孩子自己做;但要给予关注、从旁协助,把握火候、参与其中,也不要剥夺孩子的动手体验。同时不要心不在焉或催促孩子打乱他的节奏,造成你敷衍了事、不爱他的错觉。
孩子是在父母对他爱的过程中学会了爱的付出。
5、身体的接触
0-3岁的孩子,身体的接触,孩子是非常渴求的;比如经常抱抱、亲亲孩子等。身体的接触,能让孩子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拉近距离。
大一点的孩子也喜欢身体接触。给孩子做个背部按摩、手拉手逛街、玩身体接触的游戏等都是通过身体接触来增进亲子感情的方法。
养孩子不难、不累,如果感觉难、累是方法不对。
平时和孩子相处,我们付出了爱,却接收不到爱的反馈,感觉不到爱的互动,这时候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了解为什么爱不匹配。全心全意爱孩子,找到孩子的爱语,用孩子爱语表达我们的爱。这个过程我们也教会孩子爱的互动、表达,让爱在亲子之间流动起来。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做真实的父母,与你分享所学,以孩子为镜,一起在生活中实修。(微信号:twofish_zh0309,添加备注: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