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我们优秀作者群里发了一篇文章,说的是让生命继续的摆渡人,也就是我们不太熟悉的遗体捐献劝捐员。
想想这份工作就是非常难的,家人离世,在他们伤心欲绝的时候,还要提出让他们捐献家人的部分器官,好像很残忍;但为了能救助更多需要得到救助的人,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项公益事业当中。
他们平时的工作就是在各医院的病房宣传捐献知识,发现潜在的捐献者,并动员病人或者家属同意捐献,并且还要见证和协助器官移植的相关手续。
我们中国人,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古训下,对遗体器官捐献还有种种的不理解。但人死后,完全没有了意识,最后无外乎化为灰,成了泥。如果能以生命的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于这个世上,依旧能看到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那么,遗体捐献也不失为更美好的方式。
在两三年前,我也已经在网上提交了我的捐赠申请。我给老公发出声明,我已经在网上提交了,万一将来我有什么事,治不了的情况下,就把我所有能捐献的器官捐出去好了。
老公不同意,婆婆听到了也是说,要保留个全尸。
“现在还有什么全尸,死了也是火化,一把灰,把有用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说不定还能帮别人一下,有什么不好呢”?我坚持我的看法,虽然他们现在不理解,不同意,但这不影响我自己的选择。
相比做遗体捐献劝捐员的摆渡人来说,他们是最难的,在为生者带来光明和希望的同时,也看到更多悲伤的面孔。他们在绝望和希望之间,在生者和逝者之间搭建一座天桥,摆渡生死之间的灵魂,挽救许多不该过早逝去的生命,完成延续生命的夙愿。
善事应该被理解,被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