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培训杂志主办的全国第十五届培训年会,地点在苏州太湖万豪酒店,从地图上查已经过了高新区,向西南延伸,靠近太湖度假区。
此类年会已办到了十五届,四局应该还是第一次参会。参会缴费标准挺高,会员价高达3500元每位,非会员价5000元每位。我们报了部长和我两个人,中间因为有事,又换了一位小伙全程参加。考虑到企业大学来了多位领导和老师,同时也想近距离感受一下这种全国性大型会展的庐山真面目,年会的第一天5月30日, 5点多就起床,吃了早饭,6点40出发,跟着导航的指引,跑了40多公里,来到与会地点:太湖万豪酒店。
因为走得早,路上没有什么车,从南环转苏福快速路,再上西环中线,基本上走的是高架,中间还穿过一座香山隧道,路过香山村,之前往这个方向最远到的是穹隆山,高架也只延伸到木渎古镇就没有了,要从地面繁华闹市中缓慢穿行,现在可以一路呼啸往前,很快将两边近几年新起的高耸入云的楼宇抛在身后,到达酒店时刚刚七点半,地面停车位很空,可以随意停车。
1
企业大学的大部队还没过来,一个人先行去展厅转转。在这里充分感受到这是“知识付费”的时代,展厅的展位很多,宛如一脚踏进了培训产品的大型超市,有几家熟悉的,象凯洛格,培伴,人众人,时代光华,许多培训机构之前没有听说过,还赫然看到了华为的展厅,主要推出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方式,后面还安排的有他们的专题分享。他们对外也输出这种外包服务,我理解的华为是单纯的手机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看来并非这样。不少展位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忙碌布置,随意走动几家,手里多了一叠宣传推介各类课程的广告纸,华商基业还贴心地提供了一个大布袋子,条件是扫码加入他们的客户群。
开幕式的神秘嘉宾,原来是苏州市委常委、组织部的领导,说的是套话,基本上一句没记住。紧接着是人大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周禹作的“万物互联时代的人才发展与组织学习”演讲。分享中他提出三个观点:一是深刻认知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逻辑,引用了诺贝尔奖得主SCHULTS的话:人口质量的知识投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要建立人力资本增值的正循环,避免陷入人力资本紧缩管控的死循环。二是基于人力资本差异性采取人才开发的差异化策略,以奋斗者为本,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化逻辑,持续优化人力资本的结构性价值。三是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既做好业务,也带好队伍,是每位管理者必须担当的责任。四是训战结合+及时发展+非线性涌现,不搞人才“花瓶工程”,人才以”用“为本,战场就是舞台,上场就是成长。采取赋能、担责、授权方式,以任务绩效和自我发展作为双重评鉴。个人的职业发展共分为角色期、发展期、贡献高原、平台期、发展平台和消退期几个阶段,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进行全职业周期干预。五是做好“组织知能”管理基本功,留人不如留心,留心不如留智;组织要储人,更要储能。六是拥抱科技、激发众智,推动组织“智能化”升级。
幸而有PPT图片作辅助能看出主旨大概,个中详细的诠释没有尽收耳底。脑子里还在琢磨着晚上的接待问题,不断有电话和短信,到华为分享时,只记住了上来的小伙子非常精干,表达流畅。一上午坐在后排,眼睛也被巨型闪光灯亮瞎了,拍出的图片也一律反光,PPT上不多的几行字也被攒动的人头挡住了一部分。整个大厅挨挨挤挤坐满了人,有3000多人,按3500元每位粗略计算,也有千万元进帐。结合以往的课程收费综合看,培训界像是暴利行业。
到了中午吃饭时,更是乱成一锅粥,万豪已经是相当规模的五星级酒店,架不住人多。等我们找到指定的餐厅时,人已经排到了楼梯口。我们几个分工,两个占位子的,几个先去取自住餐的,不管可口与否,先囫囵着填饱肚子。等到吃完饭时,又排队入厕,再看时间,下午场又快开始了。
2
下午主办方设了9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一个主题,4场分享,每场50分钟,这种形式如同摆上各道菜系,供食客按自己所需、自己的口味,自行选择。我们近期要组织岗前新员工培训,看到国家电网的主题——“触景生情”——博士新员工的场景化入职培养,我们和上海公司不谋而合,想从中能受到一些启发,就一起来到了第5会场。国家电网是以微电影比赛的形式,组织所有博士生参加微电影创作,再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作品,再以作品为案例穿插到教学当中。老员工在创作过程中,受到了教育,新员工在观影过程中,也受到了教育。在比赛前期准备中,也举办了赋能班,聘请专业老师指导。整个比赛组织的各环节很专业,最后作品评选过程也非常有仪式感。分享中播放了一个优秀作品“纸飞机”,博士生小王从刚入职时的迷茫,到写出辞职信,不小心夹进文件交给了领导,接受了直线领导的劝导,把自己的徬徨与迷感折进了纸飞机,放飞出去,重新调整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地被委以重任,故事简短,纸飞机穿越窗户,飞出去很远,也触动了每个观众的心底。
紧接着我们赶到第6分场,听取与绩效改进相关的一场分享,讲授人是改进咨询公司的首席顾问顾立民,有着多年外企工作经验,在分享过程中自然地夹带着一些英语单词。他分享的题目是“绩效改进驱动业绩倍增”。虽然早就明白,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组织绩效,但培训部门在美国贝尔公司演变过程中,直接转型更名为“知识与绩效解决方案部”,还是让我有些咋舌。低效的组织是一种“痛”,干部空降中存在的“入司前头头是道,入司后莫名其妙”,执行文化中“看别人全是问题,看自己满心委屈”,任务分解中“没有功劳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等种种现象,如何帮助业务部门达成业绩指标?如何实现培训部门的价值?一直是HR一直以来的困惑和挑战。培训经理直接转型为绩效改进顾问,如何才能做到?他恰如其分地切换到以小卖部提升营业收入为例,从定义结果,到建立驱动公式,到提升公式中各要素,最后实现最终的绩效目标。这是一个版权课程,顾老师在抛出引子以后,欲知详细的课程内容,只有重金购买了。
这也是此类培训年会、公开课等的一大特点,推销课程产品——培训机构参会的主要目的是如此,企业分享虽不推销课程,也是以宣传企业和展示做法为目的。
在第七会场,我们看了一场《启动故事的力量》。这也是所听的三场分享中最吸引人、表达最有感染力的一场演讲。演讲者安妮是培颂能公司在中国的认证讲师之一,虽然整场演讲只有40分钟,但给人的启迪很深。她除了推销课程外,也确实抛出了一些干货,比如讲故事的要点是要有画面感,故事中要有时间、地点、情节等要素,讲故事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销售等一切沟通的场合,故事具有无穷的力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她还组织了一些简短的练习,让邻座之间以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职场中遇到的最优秀的领导。一名很有天赋的听众还举手上台分享,她所描述的领导起点不高,通过自学一步步提升自己,现在是公司的高管,却能不经意叫出每一名普通员工的名字,知道发生在每名员工身上的事情,的确很了不起。
最后一节分享涉及领导力和企业文化塑造方面,因为有工作上的电话,基本上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课程结束后,载上企业大学的几位老师返回相城,跟着导航还驶上了天池山方向的高速,却奇怪地没走多远,又下了高速回到高架上,走了一个多小时,近七点到了预订的地点,与其他人会合。
3
次日,我们去五峰山项目出差,没有参加年会。到了第三日,迟疑着是否去会场看看,还有企业大学的人在那里,出于礼节,要赶过去送他们一下比较好。
赶上周六,路上比预想的要拥堵,去湖边休闲度假的人不少。到会场时,正逢一场年轻人比较爱听的讲座:让年轻人疯狂打call的培训,分享者是哔哩哔哩网站的培训执行官吴文吉,32岁,复旦大学的双学士,硕士研究生,在京东任过职,用他的话说,他已经是哔哩哔哩网站的老员工了,网站是年轻人的天下。的确,他在讲授过程中,有多次与听众的互动,但是互动的问题,我完全听不懂,倒是随我一同来旁听的儿子听明白了,都是哔哩哔哩网站里的视频,一群年轻人。
他们的拓展方式也很特别,可以拉到动漫展上,扮成各种动漫形象合影,可以将非常搞笑的视频截取到一起,引人大笑。他提出,现在年轻人的学习观有3点:技术更新快,追求新鲜;注意力分散,所以学习内容和方式要有趣;利用碎片化时间,追求高效,因此,在培训文化方面要进行一些尝试,要有新内容,新运营,新体验。新内容,表现在要有一些好的内容,以B站新员工拓展为例,他们编导了一段舞蹈视频,全部由公司员工跳,上传到网站后,引来热评。此外他们还提升编剧创作能力,在团队协作上也别出心裁设计拼图等。新运营,比如赠送培训礼品,有视觉冲击,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新技术,比如好的互动视频。
关于未来的思考,吴老师提出几个很严肃的问题:一是学习智能化与企业隐私之间的矛盾,这在我们这种建筑企业表现不明显;二是培训工作和未来趋势的矛盾,专业分工细分,专业信息学习难度提升,技术更新迭代;三是信息化和培训工作者自己专业性矛盾,培训必然数字化和强人机交互,培训人员能否胜任?这一点已慢慢在我们工作中显现,比如微课的制作等。这节分享听过以后,我们还是受到一些启发的,比如在拓展方式的思路上可以进一步放宽等等。对于培训的初心,他认为还是要归于教育。
4
中午我们简单地解决了午饭问题,又回到会场,对下午闭幕式的内容很期待,不知道压轴的是何许人物。第一个小段是一位老外分享,会场为我们配置了同声翻译器,需要押身份证换取,这些事都由儿子去代劳了。
分享者是尼克,出身军人,曾是英国最年轻的少校,他用英文讲述,PPT是中文的内容,还是尽他所能了。他提出的一个观点是:领导力存在于组织的各个层面,认为大多数人不够放权,恰恰和中国的无为而治、大智若愚思想相对应
接下来的中国大咖,读书集团的老板樊高。他的经历也很奇特,本科在西安交大读工科,材料系毕业,研究生又改的管理学院。他大学期间就是学校的辩手,练就了铁嘴铜牙。他以分享读书为乐趣,并有尝服务客户。听他一席话,感受之一,就是樊高挣钱太容易。他的《可复制的领导力》,倒是想从网上买来看看。
5
送走了其他参会人员,我们驶回家去。这里已经靠近太湖边,但却没看到太湖。途中,凭直觉看到有马路似乎可以直达太湖,也就是几分钟车程,于是拐向右边的道路,没走多久,就看到太湖开阔的水面,路边是大片的芦苇荡。这里属于吴中区,有当地政府开发的湿地公园,但需要买票。票价10元每人。
检票时,也提出异议,这里怎么可以卖票,开放才对,只换来了工作人员的白眼。
离闭园也只有半个小时了。与儿子冲向芦苇荡中的木质栈桥,一直向湖中延伸。站在那里,水草、飞鸟、游鱼,万籁俱寂,水天一色,能倾听到自己的心声。
湖面飘起雨丝,伞却在车里,我们踏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