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单位加班,一同事带了家里的宝贝女儿来办公室。中途聊天,和孩子聊起了她的圣诞节礼物,于是就有了下面的“长谈”。
孩子和她妈妈说:“妞妞很喜欢这个圣诞礼物,所以妞妞决定了,今天要满足妈妈一个愿望。妈妈要妞妞做什么都可以哦。”妈妈就说:“妈妈只要妞妞以后更棒就好了。”
孩子眨巴着大眼睛,又问:“那妞妞要做点什么呢?”妈妈:“那妞妞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不乖的地方?”
孩子弯着小脑袋想了一会儿,说:“妞妞喜欢吃糖,有十颗黑黑的虫牙。”听完大家伙都乐了,就开始逗弄孩子,甲说:“那你妈妈有没有做得不好不乖的呀?”
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好像有点难,小家伙想了好久,就在大家刚想趴回桌案上的那会儿,孩子脆生生地开口了:“妈妈做了好多很乖很好的事,可是妈妈没有做不乖的事……”听完后我们都愣了几秒钟,我就问那当妈的:“你这娃平时都怎么管教的,怎么这么懂事儿啊?”
妈妈笑而不语,有同事就说现在的孩子都特能挑好话逗大人开心。有几个平时就常嚷着“我家那死孩子”的同事就开始对孩子“死缠烂打”,就想逗孩子说些妈妈的“坏话”,于是便说:“妞妞好好想想,妈妈有没有不乖的,咱们让妈妈也改改,好不好?”
孩子很苦恼,又努力想了会儿,答:“哦,对了,妈妈眼睛近视,这个妈妈不乖。”我们听完都笑了。乙不服气,接着问:“那你说说妈妈那里乖好不好?”
孩子一边弯着小脑袋,一边扳起小手指头,开始数:“妈妈撞到了妞妞会和妞妞说对不起,妈妈很有礼貌;妈妈会煮很好吃的菜,妈妈煮的饭很香;……爸爸说,妈妈对爷爷奶奶很好,还让妞妞向妈妈学习;……妈妈会让妞妞自己想穿什么衣服,其他小朋友都不喜欢他们妈妈选的衣服;……”一口气说了十几条,说得我们办公室的一帮“怨妈”目瞪口呆,呆完了又开始一阵苦笑,后来干脆就草草收了场,决定不再逗孩子了。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孩子觉得妈妈的各种好,并不是源于自己为了“博妈妈一笑”而凭空想象出来的好,而且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好。这是孩子眼里真正的好,让孩子认可的好!孩子也会以此为榜样,想做个“乖宝宝”、“好宝宝”。
第一次,我开始用敬佩、接近崇拜的眼神看着我的那个同事,起码在教育孩子这个方面,我要给她点赞!
我见过很多“不乖”的孩子,每当我想用“你爸妈为了让你过得更多付出了很多……”之类的语言去感化他们的时候,大多会迎来或不屑一顾或一脸鄙夷的表情,深聊之后,那些“不乖”的孩子,往往会爆出这样那样的“真相”。诸如“我妈妈自己都天天出去打麻将,一点都不顾家”、“我妈妈都说只要自己好就好了……”、“我爸爸说不能对别人太好,容易受欺负……”、“我妈妈对我爷爷奶奶都大呼小喝的,凭什么我就要乖乖的?……”、“我父母从来都听不进我的意见,我做什么他们都不理解,凭什么我就要对他们言听计从”……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各种“不乖”,然后或者用语言暴力、肢体暴力、冷暴力对付孩子,妄图“掰直”孩子,或觉得孩子“没救了”,放任之!
可我们当父母的,其实忘了,原来,我们让孩子的眼睛看到美好的事物,那孩子就会是个美好的孩子!我们未曾想到,那孩子各种“不乖”,孩子的各种“坏”,也许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呈现在她(他)眼前的各种丑陋。
其实孩子,开始时只是我们身边的观察者,模仿者,后来,才长成一个自由行为的人。
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好孩子”么?那么,让我们先把美好的事物放在她(他)眼前吧!言传身教,用心去陪伴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