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完成了混沌商学院《正向领导力》课程讲座的学习。整个课程是围绕着SHARP模型展开,并且着重是从研究优秀的领导者或组织团队来看所谓真正的正向领导力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课程方法论1: 马斯洛 - 我们要向最好的人学习
为什么强调向最优秀的人学习。缘起于Tal教授自身的经历,他在年轻时看到马斯洛1954年撰写的一篇关于统计学的论文,强调了当研究一个群体时,不仅仅需要研究群体的平均值,还应该研究群体中最优秀人的表现。
在二战刚结束的强调人人平等,抵制纳粹精英统治的年代,这样的观点当然被埋没,但却极大地启发了Tal教授在其自己对于领导力研究时,需要研究最好的榜样是怎样的,成功的人与普通的人究竟差别在哪里。将成功族群的经验分享到更大范围后,自然能提升群体的水平。
在这一部分,Tal教授还引用了马斯洛当年论文中的一段话,大体意思是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大多数时候(统计学)关注的总是群体大体的平均的水平,忽视了那些优秀的样本,其实人类的潜力是被大大低估了。
很燃的一段话,也想到自己前段时间在重读Elon Musk传记,SpaceX和Tesla一路经历的各种艰辛挫折,绝对是“极限”级别,对比起来自己日常工作中的那些问题简直就是小打小闹。
还特别敬佩Musk的一个最大优点,大家肯定都知道Musk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优等生样的领导者,各种情绪化,任性和铁腕领导,但在面对困境时,Musk却是个极端压力下能够做出理智的最佳决策的管理者。
课程方法论2: SHARP五力模型
前面说到要向最佳的领导者学习,Tal教授及其合作伙伴在经过了多年对于优秀领导者和团队的研究调研后,总结出了5个关键要素,来指导我们的日常行为,分别是:
S - Strength(优势),你的强项所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经常能有更好的结果,并且产生正向激励
H - Health(健康),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健康状态,更要关注自己是否能很好地处理压力
A - Absorption(专注),你工作中是否能经常保持专注的高产出的状态
R - Relationship(关系),主要指团队关系,是否营造出一种透明,积极,高效地能激励团队合作的环境
P - Purpose(目的),对于工作的理解和追求,领导者自己展现出来的状态,也会影响团队
自己对于这个模型,还是比较认同的。前面3个因素更多是关注领导者自己能力的培养,但后面2个因素则涵盖了领导者与团队的互动,进一步说明了领导者可以如何给团队带来积极的影响。
由于课程内容量还是比较丰富的,以下仅摘取每部分中对自己最有启发的内容。
第一要素:Strength(优势)- 扬长避短,放下对于软肋的执着
关于发挥优势,经常有一个误区:传统教育经常要求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似乎优秀的人就应该是十项全能。于是会出现有明显长处的人,会花大把时间去补足自己的短处,但效果经常不佳,甚至还耽误了在自己长伴上的发挥,投入产出比非常不划算。
虽然大家现在渐渐接受了应该走“扬长避短”的路子,但在日常具体的行为上,脑子经常一下子转不过来,特别是在工作中,典型情况是在制定个人目标时,领导经常会提点下属:你这xxx方面已经做得不错了,另外xxx方面要还需要大力提升。审视我自己也有同样的情况,在考核下属和自己时,还总抱着一种“查缺补漏”的心态。结果是在那些特别不擅长领域上制定的KPI目标,经常费力还做不好,还影响自己的情绪与自我信心。
而正确的做法,作为一个员工的角色,应该是明确自己的优势领域,看能在哪些具体工作中发挥作用,多做这些工作,如果发现自己能力与现在工作不匹配,应该与领导沟通进行调整转化工作内容;而作为领导的角色,也应该了解团队每个成员的优势,在工作分配上有所结合,发挥团队成员强强联合的效用。
第二要素:Health(健康) - 压力不是问题,缺乏休息与恢复才是问题
作为一只土像摩羯,似乎天生就有些工作狂的倾向。在工作的前几年,遇到紧急的项目,连续好几天到凌晨的高强度工作是经常有的情况,也不觉得是什么问题,也没有特别去想过这样的工作模式,产出是不是真的好。只是抱着一腔“要尽力做到最好”的热情工作。
直到有次项目是要直接汇报给当时公司CEO的,这位CEO以作风凌厉,高效高产闻名,也是在高位还会亲自参与文件工作的少有例子。当时项目工作量大,团队也是连轴转了好些天。第一次汇报完进度并不如人意,但CEO女士直接下了一个死命令,当天所有项目人员必须9点前离开公司回家睡觉。快到点的时候,还亲自跑过来赶人下班。
在那次之后的工作,基本都保持了比较好的工作节奏,整个团队的士气与效率都得到了提升。自己也开始反思要如何科学地工作,而不仅只是盲目地努力。在Tal教授这个板块的内容中,也展现了很多实际的科学研究数据,来进一步说明为何适当的休息对于提升效率和抗压性是非常重要的,譬如,人的精神能保持长时间集中时候也就60-9分钟,一次长时间熬夜等同于智商下降10%等等。
所以,在整个工作安排中,要分成短-中-长的间隔,进行科学的休息。那些厉害的管理者,能把每天的休息都安排得到,取得工作的最高效率。
第三要素:Absorption(专注)- 冥想与正念的艺术
Tal教授主要介绍了冥想的重要性。冥想是近几年来比较火的概念,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提高专注度,增强情绪的稳定性。总的来说,冥想是一个可以通过实践提升的非常实用的技巧。
除了常规我们理解的冥想,Tal教授还特别介绍了“非正式冥想”,说的是通过保持对正在进行事物的专注,达到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不仅仅是你在需要极大集中注意力时可以冥想,在吃饭时,走路时,与他人交谈时,你都可以练习“非正式冥想”,一旦你能与生活的时时刻刻产生连接,你也能达到一种更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状态,Tal称为“每日正念”。
第四要素:Relationship(关系)- 团队的心理安全指数
什么是好的团队,Tal教授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概念 - 心理安全指数。只有团队成员能够自由发表意见,愿意提出棘手的问题,并能到恰当资源帮助的环境,才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
在传统工作环境中,似乎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认识: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麻烦老板,只有展现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说明自己有实力。于是对工作带来很多负面的结果,譬如很多本来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的问题,在前期被默默掩盖,等到真正爆发时已无力挽救;或者很多员工默默负压工作太长时间,最后只能选择离职。
这部分内容自己的确深有同感,也提醒自己在之后的工作中要有意识的营造出一个真正开放的,安全的,鼓励沟通的团队环境。
第五要素:Purpose(目的) - 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感(CALLING)
网上流传着一句似笑非笑的话: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面对每天上班这件事情,有多少人觉得是为了生计的无奈为之,有多少人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的快感,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热情。相信我们都能理解其中的不同,也都作出了相应的选择。
但千万不要混淆彼此。如果为了钱而工作,就不要嫌弃辛苦,因为金钱永远无法抚平情绪上的波澜。而相信真正出于热情而工作的人,不一定在金钱上能获得最大化,但会收获更多的意义感。
希望自己早日能进阶到第三个阶段吧,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