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为鉴:衰退时代生存指南》(读书笔记,2025.09.01)
写给微信读书的读者朋友们
《以日为鉴》是一本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解析日本失落30年的书籍,更多谈到的是在经济停滞大背景下,国家的不同政策与时代的骤然转向,究竟会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产生哪些影响。因此内容的视角上少了一些宏大叙事,多了一些个体命运在时代洪流中的解读。
长达十余年的就业冰河期与债务危机,究竟会给个体带来怎样的伤害,不同的人生抉择会有怎样的后果,早已写到了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而这也是《以日为鉴》这本书研究的初衷,希望在当下这个时点,通过以日本为借鉴,去解析一个普通人如何能在这种历史的波涛中更好的生活。
前言关于《以日为鉴》
笔者认为研究在失落经济之下,日本不同行业、职业与微观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实更有意义。
这40年中的变化其实就是一本“人生参考书”,或者说是“职业错题本”。
《以日为鉴》这本书将分为5个章节,在文章叙事上将从社会失业潮、大学生毕业潮、财政紧缩危机、老龄化与少子化,社会内卷与全民出海五个维度,去讲述不同群体的决策与境遇。笔者希望以这5个维度,带领读者去了解长期困扰日本的种种社会问题的根源。
第一章:我们将讲述在社会性失业潮下,当时日本政府在新员工与老员工,保就业与保发展,大都市与返乡之间的抉择,去理解不同的决策带给不同群体的具体影响,探索如今日本格差社会与地方不振现象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将以失落的一代人为视角,讲述泡沫破裂后毕业大学生们的境遇。也就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婴儿潮期间出生的近2 000万人,他们如何从出生过剩走到毕业过剩,最后是就业过剩。看看延时毕业、教育市场化、硕博大扩招与派遣制度等改革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迹。
第三章:将以就业为视角,回顾日本曾经的考公热与教师热。日本的“医师公”职业曾经以稳定与高收入被称为神的职业。在泡沫破裂后出现了全民考公潮,把公务员当作经济不景气的职业避风港,成为当时很多日本人的选择。但这轮热潮却只持续了10年。日本的考公热是如何燃起又落下的,公务员又如何成为如今日本学生最不愿意从事的职业?
第四章:将以老龄化社会的医疗体系为视角。20世纪80年代日本医疗产业一度俯视全球,但在90年代老龄化与财政紧缩的冲击下,却造就了“医疗崩坏”与“医药寒冬”两个社会热词。那么这场老龄化到底给医疗与医药产业留下了哪些伤痕,拯救日本医疗的再生改革与药品复兴改革到底是什么?
第五章:将以全民出海潮为视角。眼下中国市场内卷已经成为一个共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出海的机会。日本泡沫经济结束后的90年代,出现过一轮长达20年的全民出海潮,成为失落经济下少数黄金赛道。当我们把日本90年代的视角从日本国内转换为国外,又会给今天的我们在未来职业选择上带来哪些借鉴?
笔者希望通过讲述日本社会、行业与职业的种种动荡,从其经验与教训当中找到一些共同的规律,好让后来者少走一些弯路。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而这也是《以日为鉴》这本书希望能够带给读者的价值,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在时代的巨大不确定性中,找到人生的确定性,并耐心地、坚定地,做好那些难且正确的事。
目录
第一篇失业潮下的决策
第一章保就业,还是保发展?——回顾日本保就业史:为保就业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第二章救老员工,还是大学生?——回顾日本大学生失业潮
第三章留在城市还是返乡的选择——回顾日本返乡就业潮:日本漂流一族的故事
第二篇无法与自己和解的一代人
第四章人生开启于失落经济——就业冰河世代的一生
第五章学历贬值的一代——日本学历贬值的20年:回顾日本学历贬值史
第六章日本硕博扩招一代——日本硕博学历贬值史:大扩招的教训
第三篇就业众生相
第七章日本的全民考公热——回顾日本全民考公的30年:从狂热到寂灭
第八章少子化与教师过剩危机——回顾日本教师改革史:未来教师还是好选择吗
第九章医生还是好的职业选择吗——回顾日本医疗的黑色10年:医疗崩坏史
第十章理工科的背叛——回顾日本工程师的失落30年:理科劝退潮
第四篇老龄化冲击的医疗体系
第十一章日本医疗改革与医药寒冬——回顾日本90年代医药寒冬:大控费引发的行业雪崩
第十二章日本医药复兴改革——从药品危机到行业复兴的30年:日本医药复兴之路
第十三章日本医疗再生改革——日本新医改的20年:日本医疗再生之路
第五篇失落经济下的全民出海潮
第十四章回顾日本全民出海潮——“海外再造日本”的出海暖流是如何形成的
第十五章中国的机遇期——我们也会有这样的全面出海潮吗?
后记一个故事在日本两代人眼中的变化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