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业:根据下列素材,有选择性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乞讨奶奶”让大家犯难,儿子坦言家里不缺钱对老人也很孝顺,但老太太依然要去火车站乞讨。
车站的故事
那还是多年前的事儿了。
在新的火车站还没有建起来之前,旧的小的火车站矗立在这个小城的东南角。建筑矮小,布满沧桑。
不管车站大小,盛放的都是离情别绪,都是南来北往的旅客。
如同光阴,人们匆匆来去,来到来处,去到去处。
而,车站的门前,总是坐着一个老人,她的面前放着一个破口的搪瓷碗,碗里有一些零散的纸币。五角,一元,十元。她穿着朴素而臃肿,一张脸,看不出悲喜来,空洞的眼神有时看着天,有时看着行色匆匆的路人。
这样的行为,确实有碍观瞻,车站的领导非常头疼。
说了多少次,这个老太太都不改。
东来东挡,西来西挡。把个破碗挪个地方,照样开张。
后来,车站领导了解了一下,才知道这个老太太有个儿子还开着一家公司。这就奇了怪了,不差钱,为啥还要乞讨呢?是她的儿子不孝顺,不给钱花吗?
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原来,这个老人叫姚玉珍。已然六十八岁了,有一个独子,事业有成。孩子对她也很好,她借口乞讨其实是为了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她曾经的丈夫。而,乞讨得来的钱,她全部捐给了寺庙。
三十八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的孩子刚刚五岁。因为她的老公把一万元钱借给一个朋友,结果那个朋友不幸出车祸死了。那笔钱也成了烂账。就因为这事,他们大吵一架,甚至动手撕打在一起。
疯狂的打闹的结果就是她的丈夫摔门而去。
自此再也没有回来。
她也曾到处贴寻人启事,但她的丈夫如一滴水融入了大海一般,杳无音讯。
她没少遭受人们的指责,尤其是她的婆婆。
她没办法,只能咬牙含泪把孩子养大。
后来,她听人说,她的丈夫出家了。有人见过他僧人打扮的样子。
但,她一直没有见过,一次也没有。
当她老了,什么也干不动的时候,她非常后悔年轻时的行为。她想,在她还能走动的时候,她一定要丈夫见一面。
想来想去,只能去车站,那里来来往往的人最多。
当知道了她的故事,车站的领导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让着她了。
于是,她也成了小站的一部分存在。
后来,新的车站修在了这个城市的东边。高大雄伟的建筑,颇为壮观。
只是,再也没有人见那个老太太,不知所踪 ,也不曾有人问起。
车站,依旧人来人往……
(此故事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