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营至今已经过去了十来天,有家长担心,有家长忧愁,有家长不舍,种种的表现归根究底是对教育的不了解。送到学堂来,家长们的目地是什么?这是家长们必须明确的,想让孩子独立,想让孩子提高专注力、静定能力等等……,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家长往往注重的是结果,家长们我们现在做的是教育,而不是谈生意、谈交易,没有了解过程,没有了解教育的前因后果,我称这种行为为“冒险教育”,这个社会上什么都可以冒险,唯独教育不能。
曾经有许多老师,家长都会质疑我,说:什么读经教育啊,骗人的,读经一点效果都没有。我问:你是怎么读的,用什么方法读,读多久了?他说:读了一周,一天大概1个小时。一天不到1个小时,会有效果吗?学好三年,学坏三天,你的坏习惯都养成了几年了,甚至十几年了,靠读经一两天就想把他的坏习惯改了,还有家长问我,一周后我的孩子的专注力会好了吗?一周后我孩子会爱上读书吗?……我估计这个世上除了佛,我们这些平凡老师一两天办不到的。其实,家长就是着急想让孩子表现,而不是在孩子该吸收的年龄让他吸收有营养的,对他有帮助的教育,而是着急让他立马,立刻展现出来,更加恨不得展现给别人看,如果孩子这时候不想展现,家长就会发出最后通牒,甚至语言暴力。孩子是无辜的,读经甚至学才艺不是要他给别人表演,而是想他生命得到升华和气质的提升,刚开始家长的初心是好的,到后来发展到见人表演,有舞台就上,不上的后果是“我花这么多钱,让你学,都不会表演,你这个浪费钱的东西。”处身换位,你学广场舞,为啥你不立马在别人面前表演一下呢?非要逼着孩子去。这个世界上最可怕不是丢面子,而是你知识的匮乏。你有想过孩子吗?没有,用孩子的自尊心换取你们大人的虚荣心,这样的孩子能快乐吗?孩子是人,他是一个个体,来到这世上,他的责任就是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而不是一个见人就要表演的人,孩子不是傻的,也不是小丑。孩子是因你而来,但绝不是为你而来,《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你想让他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父母必须明确立下目标,成才还是平庸,这全靠父母为他选择的是宽敞高速公路还是窄小坎坷不平的马路呢?
大班一些孩子自从接到背诵完一本书才能放假这一说后,有些孩子坚强面对,因为刚开始来的时候,父母明确表示,一切听从老师安排,所以这些孩子直接安心、老实读书,有个孩子很可爱,他说:我爸妈给我的指示是,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居然找父母解决不了,那么只能安心读书了,别想太多了。有些孩子从容淡定,因为他们是有一定的背经基础,他们说:经已背过,多难都试过,这不算什么。有些孩子选择逃避,因为他们从小遇到问题都是父母帮忙解决的,这次,他们一样选择逃避,他们试都没有试过,直接说:我肯定不会背的,我父母答应结营后来接我的,我回家我父母肯定帮我的。三种孩子,三种态度,当然,前两者读书是越发厉害,越发勤奋,后者则逃避。长大了呢?读书这么简单轻松都选择逃避,平时遇到困难呢?工作后遇到困难呢?还是习惯逃避,这就是我们家长想要的吗?,还是说等他长大了就懂了,如果长大了就懂的话就不会出现啃老族,蜗居族了。由此可见,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态度,父母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你想他拥有如何的人生,就要学会放手,让他飞,让他尝试。
一本书,你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呢?其实刚开始谁也不愿意读,因为你对它不熟悉,但只要你读进去了,这读书味道和快乐随之而来,这种爽快只有读过的才懂,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学堂的责任是用心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才,请父母把关注点转到自己的学习与成长上,为什么孩子零到三岁,你不急呢?孩子6岁开始你就急了呢?因为孩子每天都在学习与成长,而父母永远原地踏步。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加油,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