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生命最初6个月内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时,应当纳入诸如糊状水果和蔬菜等固体食物,对母乳喂养加以补充;继续母乳喂养直至两岁或更久。”
结论说完了,我们再来戳戳逼着妈妈们早断奶的小靶子们。
中国普遍断奶早,一般都在孩子七八个月的时候就断了,最晚也就是到一周岁左右了。拿来支持“1岁该断奶”的理由,主要有这几个:
1、 母乳影响吃饭
母乳不是三餐的敌人。
从身体健康角度讲,1岁以上的宝宝,除了正常的三餐,还有1/3的营养需要从奶中获取。
即使断掉母乳,也需要通过配方奶、鲜奶、酸奶等奶制品获取营养。
孩子不好好吃饭,经常是错误的育儿方式造成的,而母乳无辜地背了锅儿。
比如整天追着孩子喂饭,宝宝失去进食自主性,造成厌食,却以为是吃母乳的缘故;
或者家长太忙,陪伴质量不高,孩子安全感不足,依赖多次母乳来获取对家人的亲密感;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没有科学认识,把孩子养成圆滚滚、肥嘟嘟的小胖子才安心,一旦达不到他们“见风长”的要求,就想断奶,让母乳给饭菜腾地方。
2、 母乳没营养了
“过了6个月/1岁,母乳就没营养了。”
很多妈妈被这句话恐吓,早早放弃了母乳,换上了广告中各种牛逼闪闪的配方奶。
简直要笑死,这真是李鬼嫌李逵不专业!
别被骗了,“母乳没营养”是配方奶粉产业链的大阴谋,利益驱动,配方奶广告拼命夸张自己提升智力、增强免疫力的诸多神奇功效,俨然超越母乳,成为天才儿童育成必备食物。
其实,配方奶只有百年历史,美国著名儿科医生Gerstenberger, 1915年首次倡导模拟母乳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他说:“我希望将来我的理想能够实现:婴儿配方奶粉在营养和生物功能上都和母乳一致。”
看吧,配方奶粉的终极追求,是无限接近母乳,母乳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的黄金标准。
追求配方奶粉的营养,放弃母乳,这就叫买椟还珠、暴殄天物吧。
3、 夜奶影响睡眠
我家娃就是!1岁以后每晚还会醒个3-5次,醒来必须吃奶才肯睡,简直累爆我了。
先让我哭十块钱的。
我尝试过几次断夜奶,想让宝宝睡整夜觉。但小家伙非常抗拒,痛哭40分钟才累的昏睡过去,第二天明显更粘妈妈,妈妈离开视线就想哭,上厕所都要跟着去,这是明显的分离焦虑表现。
夜奶,很多时候是宝宝的心理需求。特别是职场妈妈,早出晚归,能陪伴宝宝的时间少的可怜,宝宝通过夜奶获取安慰非常正常;尤其是学步期、长牙期,身体不适,让宝宝更难入睡,通过母乳缓解焦虑,能帮助宝宝尽快平静入睡。
而且母乳和夜醒,本来就是两个问题,断奶求好眠,未必有效。吃了夜奶就可以很快再入睡的孩子,断奶后,要冲奶粉,抱起来拍哄,大人更累,孩子也要更长时间才能进入深度睡眠。
夜醒问题,我准备给宝宝更多时间,从慢慢安抚入手,逐渐建立宝宝的睡眠规律,减少夜醒次数;不顾心理需求,一刀切断奶,极有可能在宝宝的心理健康上带来不可测的影响。
4、 母乳导致龋齿
在母乳接下龋齿这口黑锅前,我们先看看美国儿童口腔学会的说法。
“龋齿的形成既要求细菌间的直接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可以分解为酸的食物或饮料的存在。”
母乳当中不但含有高浓度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化学物质,而且与配方奶相比,母乳中的乳糖在口腔中产生的酸也相对更少。结论是:母乳喂养的婴儿会比吃奶粉的婴儿更容易拥有健康的牙齿。
不过无论母乳、奶粉,宝宝长牙后就要坚持刷牙,少吃含糖高的零食饮料,定期看牙医,才是战胜龋齿的正确方式。
5、孩子大了,吃母乳有羞耻感
“这么大了,还吃咪咪,羞羞羞。”
羞你个头鬼!
妈妈们辛苦坚持母乳,还要背负羞耻感的污名,真喵喵的委屈。
我正在承受家人塑造的羞耻感。真讨厌这句话,以后即使引导宝宝断奶,我也不会通过塑造羞耻感来让宝宝厌恶哺乳。
我想跟各位妈妈说:请坚信,母乳是美好的,跟羞耻不沾边,对宝宝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母乳喂养是妈妈养育孩子的自由选择,对瞎操心的闲人,送她一句“关你屁事”,直接无视。对于亲友,只能多沟通,普及母乳常识,争取理解;避免不情愿的断奶,这对母子都是伤害。
Natalie McCain是美国的一位孕妈摄影师,在她看来没有人有权利来干涉母乳喂养的选择。她发起了一个名为“我不是还在喂母乳,我就是在喂母乳而已!”的活动,分享了很多宝宝已经满一岁还在坚持母乳的宝妈的照片,有的母乳宝宝已经五岁了。
现在的大环境对母乳妈妈很不利,产假太短,职场哺乳环境差,家庭不理解……
总之,困难一大堆。在母乳路上,为每个勇敢坚持的妈妈点赞,包括我自己(手动笑脸)!
我家的小女孩1岁多了,身高智力发育都很棒,能说一车话,活泼可爱的像一颗小豆子。私下觉得,母乳功不可没。
我愿意继续哺乳到2岁,争取两三岁的时候自然离乳。
在她漫长的一生中,哺乳时间其实非常短暂。
我想把这段时光当做给她的礼物,里面饱含营养、免疫力,还有爱、亲密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