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印象

文/丘豸

说起扯闲篇,用老家话讲叫扯皮。爱扯皮的人总是有的,多是些没啥正事、吃饱饭撑着的闲人。

夏日里,他们喜欢聚集在大树或者有阴凉的地方,或站或蹲,或者坐在石头上。有的穿着半袖短衫,有的穿着跨栏背心,有的干脆裸着脊背,只穿一个大裤衩子,趿拉个塑料拖鞋。他们神色姿态各异,侃谈起来,一个个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绝对是乡村特有的景观。

冬天里,还不算太冷的日子,他们大多在窝风朝阳的墙根下聚集,背靠着墙,两只手抄在袖筒里,端着肩膀,有一搭没一搭地就开始了。会抽烟的则一手插在衣服口袋里,一手夹着根廉价的香烟。有时候光顾说话了,半天不抽上一口;年轻一点的爱耍俏皮,大冷的天也不带帽子,冻得受不了的时候,就用两只手捂着耳朵,跺着脚也不愿离去。这是他们寻开心的一种形式。

他们谈论的话题很宽泛,大至国j新闻、世界军事、g家大事,小到家长里短、邻里趣闻,无一不能涉及,无一不可以谈论。只要开启个话题,侃上它三两个钟头一点没问题。

别以为他们是土老帽而瞧不起他们,现在广播电视的普及,新w传播迅速快捷,什么美丽果、一拉克、德黑蓝的谁不知道?什么特没谱、欠登、蔡阴蚊,小安贝的,都能说出个大头小尾来。尽管有时候说得有些不着调,但是你不能否认他反驳他,只要一反驳,就会因此争论起来,把话题推向高潮。

这些人当中,有做为焦点出现的,每次都是话题发布中心。这种人别的不一定很行,谈古论今绝对是他们的强项。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五行八作,无所不懂。时间长了,难免就会赢得一些雅号,叫什么张大白话、李大明白、赵大说客等等。

有能说的,也就有插嘴溜缝的,还有充当听客的,一般时候不吱声,只偶尔能插上一嘴。

这个地方往往是全村子的新闻发布中心,不逊于村里的大喇叭,大喇叭属于官方新闻,只发布些村上通知、买卖信息啥的,这里则属于小道消息传播发布中心。

村里发生什么大事准会在这里第一时间知道,谁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谁要结婚了,谁在外边挣到大钱了……乃至谁和谁家发生矛盾了,还有谁和谁发生绯闻了等等,简直包罗万象。

如果说只是这些内容,还不能完全概括他们的全部,他们还会谈古论今,历代皇帝、古今名人,说三国、论水浒、话西游,啥都能能整出个系列出来。

但是关于红楼梦,他们则说得很少。偶尔有人说上几句,能够接下句的不多,也就断了线,只好话题转移了。

这个地方总是以男人居多,偶尔也会有个把女人加入,掺乎几句。于是这些人的热情便更加高涨,少不了些打情骂俏的话来。看热闹的也跟着凑上几句,嘻嘻哈哈,场面瞬间热烈了很多。

如果两个说客遇到一起,会为一个话题争论个脖粗脸红,一争高下,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也偶尔有之。

我所说的这些都是以前的乡村现象,大多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成为了过去。去年我回次老家,这种场景已经很难见到。因为很多人都到外边讨生活去了,留在村子里的人,大多转包了不少土地,每天都在奔忙,哪有时间扯皮了。有些年纪大的不能再到地里干活的,都是身体有毛病了,还哪有闲情扯皮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天空 五月的天空蓝得特别温柔。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春风暖柔柔地吹。天空仿佛一双蓝眸子,满载着无尽柔情,等待情人眷...
    东流水_d8fb阅读 1,222评论 0 0
  • 乡村印象 文/陈炎平 她回来,从田野回来。口袋里, 装着一些金灿灿的 向日葵的影子 这让我的眼睛,露出 埋在泥土之...
    陈炎平_微笑阅读 3,332评论 0 1
  • 文/季童 越是在陌生的小城市待久了,越是想念儿时成长的小乡村。田园田野里长大的孩子永远都会记得春天绿油油的稻苗,秋...
    季童阅读 3,730评论 15 9
  • 上个周末去离多伦多近200公里的乡村住了两天,过了个难忘的周末。 说是乡村,准确点说是农业区的小镇。小镇名叫西姆可...
    关土阅读 5,051评论 17 31
  • 苗寨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在这部影片中展露无遗。我们看到十八洞村外在的壮阔,也感受到它内里的贫瘠和人心的空虚。 插秧...
    乌可乎阅读 4,983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