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琼山区的农场,坐在车里发了一会儿呆。看了看那片湖,看了看那些树。
农场荔枝红了一年又一年。今年依旧又红了,老徐管农场的时候,每到荔枝成熟,都会给我送一大箱,如今,老徐回河北也有六年了。
这是我当年拼尽全力跟进的项目。8年了,规划中的高档度假区依然停留在一张规划图上。
如今,项目的发起人不久前驾鹤西去,不知道这片土地还能不能动起来。
2011年,国庆节刚过,老总就找我谈话,海南要启动一个项目,派一个人过去负责,做完这个项目,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做,在海南持续发展,可以的话就需要长期在海南。公司上层的意思安排我去。
斗争了十几天,海南的高考优势打动了我,和家里商量,我就先行到了海口。
2011年10月17号,我和田总乘机落地海口美兰机场,踏上刚刚定位为国际旅游岛的这片热土。
一下飞机,热带潮湿发霉的味道几乎让我不能呼吸,大街小巷都是穿着拖鞋起电动车的男男女女,我感觉好像到了越南街头。
和当地对接方接洽后,我和田总简单分工一下,我负责所有的批文,跑政府口,田总和宗地所在地村民谈判,签订租地合同和转用土地征收合同。
我查各种资料了解海南的土地、规划、开发政策,仔细研究了手头现有的所有项目批文、文件、资料,时间跨度比较长,有些经办人都找不到了。我就像一个侦探一样,要找出所有线索。
一次,为了一张图纸的出处,拿到原图副本,我在一张发黄的便签纸看到测绘单位的电话,是广东某公司,我打电话过去,他们已经记不得我们的项目情况,还好,比较热情,找人问,终于有人想起了一些线索,让我联系海南省地矿厅下属一个测绘部门。我打到查号台,查到这个部门,东问西问,终于找到一个记得这个项目的人,我挂掉电话,开着车直奔而去,关键是我是路痴,刚到海口路不熟,在海口租的车,车上没有导航,那个年代手机导航还不普及,找路的过程太艰难,一个小时后,我终于到目的地。拿着图纸副本,对方拿着看了好久,在资料室查询,终于找到我所需要的原图。我当时兴奋的感觉就像破了一起大案。
我和田总在海口没有办公室,各自租了一套公寓。我基本上每天早上七点半出发,开车20多公里,在八点半海口市政府机关上班之前到位于西海岸的海口市政府机关办公区,跟踪我们的文件进展,门口的保安都认识我了,有时睁只眼闭只眼不让我登记就直接开车进去。
马云等孙正义2个小时,这种事在我们这些人眼里都不叫事,谁不是一等几个小时呢。有时候约好的时间,领导临时开会,让等一会儿,就站在走廊等,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半年后,租地合同签订,田总工作告一段落,他就撤回郑州,海口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了。郑州的工作有时还要回去处理,累得我精疲力尽。
我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海口合作方、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用了一年时间办完了土地农转用、征收的所有手续,有位领导说:“小马,你一年办完了别人三年也不一定办完的事情,你真的是太能干了。”
然而,庆功酒没等喝起来,投资方撤资了。部分租用土地的租金不能即使支付,农民情绪就起来了,我和一位海口当地人开始了和农民的艰难谈判。
和村干部交流一般是下午,而村民代表就被要求安排在晚上,因为他们白天工作,晚饭后下田地,九点多十点结束,我们的商谈就在晚上十点钟左右,谈完晚上将近十二点,我拉着同伴开车50多公里返回市区。我最不喜欢走夜路,没办法只有强撑。
不过,也有小确幸,在农村的夜晚,我终于看到了在城市里小时候才能看到满天的星星和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好美!
见识了海南农民的淳朴,你这边谈着事,那边农民扛来一个菠萝蜜,或者砍一串椰子,一串香蕉,硬要塞到车上。好多人满怀期待,“马总,将来这个项目你一定要来做,我们教你说海南话”。
谈判极其艰难,往往这部分村民同意了,那部分村民反对,这个村委会的方案那个村委会推翻,反反复复,语言不懂,他们用方言地嘀嘀咕咕,我也不懂他们说什么。有几次把我惹火了,不谈了,丢下他们面面相觑,我开车就走!
村干部又约着谈,从3月份谈到7月份,终于一切谈拢。海南的天,暴雨说来就来,冒着大雨,我开车去接着村干部来海口签协议,区镇两级政都派了代表参加,皆大欢喜。我又冒着大雨开车跑50多公里国道把他们送回去。
要知道我在郑州的时候是不用自己开车的,从来不记路。到海口以后就必须自己开车了,也不懂路,最可笑的就是从海甸岛去国土局知道怎么走,从海甸岛到国土厅也知道怎么走,要是让我从国土局直接去国土厅、或者从国土厅直接去国土局,我就懵了。
在海口,所有事情自己做,所有文件、合同、协议全部自己写,连打字排版都会了。每天早出晚归的,有时困的开着车就能都想睡着。
投资方撤资以后,我又增加一项任务,接待各地来的投资人,相同的话术反复讲给投资人,我那时我特佩服搞客服的,同样的问题反复说,态度依然好。怎么做到的?
那段时间,我真的介绍项目介绍烦了,什么容积率、绿地率、控规、详规、总规,逐一详细讲解给投资人,有时候一天能带几拨投资人开车下去看地。
也和购物一样,你心里的宝在别人眼里也是不算什么,投资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我懂了知道马云当时拉投资的崩溃心态。
终于一锤定音,北京的一个公司意向强烈,7月底签约签订了合作协议,进行股权变更,首批款也入账。农民土地租金也打到镇政府监管账户。
终于开始走程序,看似天下太平,歌舞升平。一起要朝着预期方向发展。我的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想不到吧,10月份,北京方面也单方面撕毁协议,要回撤。我开始办理股权的再次变更,又开始新一轮的推介。河南一家地产公司接盘,项目继续运作。
终于要走到挂牌交易,不可知的原因,没有了下文。
去年我去市土地局和区规划局办其他事情,当时的老朋友都在关心我们的项目进展。给我讲了其中的一些事情,我一笑了之。
有些事情真的非人力所可为。这段工作经历,有经验有教训,有小傲娇,看透了世态炎凉。
我的工作收获了省市区镇那么多人的肯定,给予很高的评价。
只有努力触顶,才有资格说自己无能为力。
这段时间,我的努力真的触顶了。
始终努力,没有发光也不怕,因为心里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