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花店的唐小姐,
左手食指上有一块老茧,暗红色,
褪了皮一般,摸起来硬硬的,
像一块揭不下来的面疙瘩。
白嫩纤细的手指上这顶红茧很扎眼,
问起原由,唐小姐总是笑着说,
旧伤而已。
有一天下大雨,
我被困在唐小姐的店里,
左右无事,
便细看起她店里的装饰,
发现都是软陶。
小到一只呆萌的宠物摆件,
大到一幅装饰壁画,
都是纯手工制作,民族味儿极重。
我正摆弄她门口的软陶风铃,
突然一阵疾风吹来,
门前的广告牌“哐啷”一声拍到了地上,
声音不小,唐小姐明显地一颤,
继而抚着胸脯说:
“这就是我喜欢软陶的原因,
不怕摔,不易碎,
掉了也没这么大动静。”
唐小姐说,
她特别害怕玻璃碎裂的声音,
原因大概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那年她不满五岁,弟弟两岁,
她们在家里好好的看着动画片,
突然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吵起来了。
唐跑到厨房,
看到父母正红着眼睛互相咒骂,
父亲急了,
一手抓过一只暖瓶“砰”地砸到了地上。
银白色的瓶胆顿时碎了满地,
滚烫的开水化成雾气蒸得厨房一片模糊。
母亲先是一愣,
然后突然反应过来,
咬牙切齿地说:“我让你砸!”
她把做好的饭菜一下子推到了地上,
褐色的菜汤混着油汁流满了整片石灰地。
唐和弟弟拼尽全力大哭起来,
但是他们的哭声掩盖不住玻璃的碎裂声,
父亲住了手,母亲却疯了,
她抄起一把铲子一通猛砸,
灶上的锅、桌子上的碗、无一幸免,
最后,那把铲子挥向了窗上的玻璃,
一块又一块,玻璃变成尖锐的三角形,
像电影里怪兽的獠牙。
是邻居把唐抱走的,
唐看见被邻居团团围住的母亲,
她头发凌乱,泣涕横流,
“不过了!”她坐在地上大喊。
2
但是并没有不过。
在邻居的调解下,父亲母亲都平静下来,
只是互相不说话,长达十几日,
唐觉得这样挺好。
唐说,小时候觉得最平静的日子,
就是父母冷战的日子,
虽然空气里都充满了剑拔弩张,
但是也好过他们打打砸砸。
从那次以后,父母每次吵架都砸东西。
水杯、酒瓶、收音机,
谁不高兴了就来那么一下,
石破天惊的一声炸雷,
然后就是倾盆大雨,有哭,有骂,
各种碎裂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懵懂的世界,天崩地裂。
父母每次大吵,
弟弟都上去劝,
父亲急了,就会给他一脚,
直到他再不敢上前。
小小的唐就躲在屋角撕她的手指,
细嫩的皮肤一点点的掐破,
把皮撕下来,露出血红的嫩肉。
慢慢的皮肤变硬了,结出痂,
再后来就变成了一块猩红色的老茧。
唐小姐说,
每次提到“家”这个词,
就如同触碰到这块老茧,
粗糙、沉重、坚硬、麻木,
没有什么温度可言。
3
为了逃离糟糕的原生家庭,
唐非常努力地学习,
她要考大学,考得远远的。
后来,她真的考到了别的城市,
见到了更大的场面,
体验了更多别样的人生,
毕业后,她工作两年,
用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小小的花店,
不足以富贵,但足以安生。
她一直试着洗掉自己童年那些悲伤入骨的记忆,
虽然这是一段相当庞大的工程,
父母当年吵过的架深深地埋在自己的灵魂里,
比她手上的痂更难消融。
她坚持读书,
因为她发现读书可以使人
明智、开阔、甚至自我疗愈。
而她的弟弟却没有那么幸运,
在一个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家庭里长大,
弟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
性格怪癖得很,
上学后,他打架、旷课,
和两三个男生一起骑几个小时的单车
去附近的省城闲逛,
即使明知道回来后又躲不了父亲一顿好打。
15岁后,他不再上学了,
和几个伙伴一起去省城打工,学手艺,
常常一去几个月音信全无,
母亲也不是不惦念他,
但是他一回来,照例是骂。
骂他不听劝,骂他没本事,
骂他不好好上学,连个高中都考不上。
弟弟听不进去任何人的话,
离家后,走得更远、更久。
现在弟弟学了些手艺,
在社会上不至于难以生存,
但不爱读书,不懂自我教育的他,
思维、眼界都很受限,
尤其是遇到重大打击或遭遇失败时,
他很难快速调整自己,
常常陷入迷茫、困顿和自卑中,无法自拔。
唐和着那天的雨水,
给我讲起这些悲伤的往事,
她说,小时候看着别人的爸爸妈妈有说有笑,
觉得那是一种奢望,
自己的父母永远不能好好说话,
沟通起来永远是那种天崩地裂的状态。
对弟弟也是一样,明明有关心,
说出话来却夹枪带棒。
一对不懂沟通的父母,
就是孩子生命里的一场霾,永无晴日。
4
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大学室友芸。
芸,性格淡漠、随和,
我们说笑,她便笑,
我们去玩,她跟着,
吃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她从来都没有异议。
大家在一起无聊,随便讲个笑话,
轮到她那里,还没说,脸就红了。
慢慢地,
宿舍里的姐妹都开始有了男朋友或追求者,
宿舍里的电话接连不断,
偶尔有芸的电话都是她母亲打来的,
电话里声音很吵,
芸只是在这边沉默地听着,
我们都知道,是她父母又吵架了。
芸每次挂了电话都跑到床上去发呆,
大家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
能说什么呢?
一个孩子,身上同时流着父母双亲的血,
父母吵架,如同左右手互搏,
自己和自己较劲,偏袒哪一方都失衡,
批判哪一方都不公,
结果就是把父母身上双倍的哀怨压在自己身上,
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我总是在想,
芸的母亲如果知道她每次诉苦,
女儿都这般难受,她还会打电话来吗?
5
终于有一次,
芸对着不停倾诉的母亲爆发了,
她说的是家乡话,
我们还是听懂了:
“我爸有血压高,您心脏又不好,
我每天都在图书馆查医书,
想尽各种办法给你们调养身体,
你们还是这样天天吵!
你们要我怎样?
是不是我死了你们就不会吵了?!”
全宿舍的姐妹都跟着哭了。
深埋多年的哀怨散发出的强大气场,
足以震撼任何一个陌生的心灵。
我问过唐和芸同样的话,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一遍,
你们希望父母离婚吗?
她们两个不约而同的告诉我,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希望自己的家庭是不完整的,
即使见多了父母吵架,
也永远在盼望着他们有一天能变得和睦起来,
盼望着他们吵完这一次,
以后就再也不吵了。
逃离的唐和她叛逆的弟弟,
极力去拯救的芸,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扭转父母婚姻的局面,
即使常常于事无补。
如果孩子真的能接受父母离婚了,
除非他的绝望已经种得很深,
如同一只无法治愈的毒瘤,
既然不停的带来痛楚,不如干脆割掉。
6
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没有无矛盾的家庭,
不同的是,
有的夫妻吵着吵着就摸清了对方的底线,
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你急的时候,我让三分,
我进的时候,你退两步。
而有的夫妻,吵了几十年,
连炒菜要不要放葱这样的小事都没谈妥,
变化的只是今天掀桌子,明天砸电视。
没孩子的时候,
婚姻里的妥协退让都是顾及一份感情,
有了孩子以后,所有大度的包容,
智慧的防守又平添了一份责任。
渐渐懂得了,家庭就是一个修行的道场,
你修不满的学分,你吃不了的苦,
你化解不了的矛盾都会过继给孩子。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
父母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
家庭琐事处理得好,
就给了孩子最棒的生存教育,
教会了他们沟通、启迪了他们的心智,
教会了他们如何在成全别人的同时,
护住自己的底线,教会了他们如何欲取先予。
如果做不到这些,
至少还可以在吵架时避开孩子,
私下解决问题。
而那些最失败的父母,
会毫无遮掩地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的坏情绪,
将那些夫妻间怨气深深地刻进孩子的灵魂里。
健康达人星儿:80后宝妈,OH卡疗愈师,资深亲子教育作者。深谙儿童心理,关注宝妈成长,用感性的视角、理性的笔触,深度解读复杂的人生,为精神松绑。
你们在孩子面前吵过架吗?事后是如何安抚孩子的呢?来留言区里聊聊吧
本文由“健康达人星儿
”发布,2017年9月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