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直都知道这句话,一直都渴望能进入一个优秀的群体里,哪怕只是跟着打酱油。
遥望着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一边羡慕,一边却总认为自己缺乏能力,即使付出努力也未必获得成功,不如不做。
关于这一点,孔子对宰予的批评已经道出真相:“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意为:如果真的是能力不足的人,做到一半才会力不从心而放弃;我却很少没有开始,更多时候不过是画地为牢罢了。
机缘巧合下,去年,好友的善意提携,我得以进入一个积极进取、努力提升的热气腾腾的团队。
也许是距离产生美吧,这个群队里各路人才聚集,各种奇思妙想荟萃。
我站在我自己这里,看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大家为一个共同的话题通宵达旦的思想碰撞,看不少同仁深夜里依然勤耕不辍,看可爱可敬的老师们把生活把教学揉面团一样的揉捏到位……
我深感惭愧,同样的时间,赋于不同的人身上,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功效。
所有的干劲都是因为热爱,所有的付出都是因为责任,所有的成绩都是因为努力,所有的分享都是为了成长!
何其纯朴的话!多么走心的劝解!
太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引领,这样的点醒。
正好,这一周在反复听一本书《能力陷阱》,里面有句话:改变自己最快的方法是与那些你想成为那样的人做朋友。因为朋友间的行为和观念会相互传染,你很容易会受到影响,这可能会让你变得更好。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都有这么现成的资源可用,如果还放任自己懈怠,可真是情理不容了!
一边有这样的认知,一边还常常苦恼:为何早上早起的那段时间咋就过得那么快呢?为何每天都想有个固定的时间段去读去写去悟自己最想沉浸其中的世界那么难呢?别人的时间都从哪里来?
于是,我又看到这句话:
你需要改变的是你的思考方式,而只有一种方法能改变它:改变你的做事方式。
我们需要一种改变,但最需要的是那最稀缺的资源——时间,来进行改变。只是大多数人的时间已经被日常工作和即时需求占据,无暇思考自己是否把精力放在了正确的事情上。
原来,是我的做事方式,我的思维模式,我的时间把控能力,需要精简,需要提升了。
是啊,越是在忙碌的时候,越需要空出一些时间来捋捋自己的前景自己的思路,比如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自己的生活休闲能力。与此同时,暂时先不用减少太多过去的旧工作。只有当新角色开始发挥效果时,你才会有动力放手从前那些阻碍你进步的日常工作。
临渊羡鱼,不若退而结网。
而改变,最佳的时机是现在,最佳方式是——去做。